为什么你一定要去日本考察/看零售?

因为需要。
文/章章
近两年,消费升级和新零售的大环境下,除了国人热衷日韩、泰国等跨境游,追求高品质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和创业者,多次飞往日本,以走访学习的心态,去发现日本的品牌、渠道、零售的变化和魅力,同时借鉴设计、产品和服务等资源。
鲜锋君跟国内化妆品企业的高管和渠道商,聊起他们最近的出行和规划时,总听到几个词是:日本,设计,研发,药妆店。
环亚集团——与“无硅油之父”、“国际洗护第一人”杨建中博士合作,其在日本神户的美颜创新研究中心,为环亚旗下中国无硅油洗护市场引领者——滋源品牌,开展技术战略合作,深度挖掘“无硅油头皮护理”技术创新的突破点和创新研发的方向。尼尔森数据显示,2014年3月推出市场的滋源,以6.2%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洗护品牌TOP10中的唯一国产品牌。
上海上美——在日本创立日本红道株式会社,目前日本红道科研中心已投入使用,该中心为品牌提供强大的科研支撑,为红色小象、时克牙膏等品牌持续输出科研力量。
方俊平——JUNPING品牌创始人&CEO,近年来多次前往日本,引进特科诺宝研究所的米乳化技术(获得伦敦国际化妆品原料展活性物部门银奖),研发推出其品牌高端系列——米能量轻熟龄修护,目前已于天猫旗舰店开始预售。
……
除了技术引进,国内美妆企业和零售从业者相继组团,去日本考察看零售,这一被互联网浪潮甩开的市场,正焕发着新的魅力。比如消费者购物时,让其惊叹无微不至的服务、注重品牌理念的传递。比如零售业的创新,2017年4月开业的GINZA SIX,寻求一种新百货店模式——复合商业设施形态,将商业&文化设施结合;茑屋书店,除了卖书,还营造出一处复合式的文化生活空间。比如门店设计和审美艺术的学习,到银座各大百货看旗舰店,到美术展定期看展。
如果不想在国内被新零售浪潮下拍死在沙滩上,如果想分食中国消费升级下的红利,日本的借鉴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11月7日-17日C2CC传媒《鲜锋》栏目,开展为期10天的“鲜锋日本行 零售新印象”之旅,将通过走访日本化妆品企业、跨界店铺、知名连锁、药妆店、品牌旗舰店、网红潮店等,发现日本化妆品牌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对日本零售不一样的解读,以及对国内市场的借鉴。
走店之前,我们询问了近期刚刚去日本考察的几位美妆行业人士,看他们去日本重点看了什么,学习和引进了什么,又是如何师夷长技以自强的。
程英奇
环亚集团营销副总裁
2017年8月出行
1、为什么要去日本考察?
无论是化妆品还是洗护用品,日本都有很深的积累和沉淀,日本品牌能很好的把握国际发展趋势,在产品设计、研发技术方面也有较强的实力。
我们是第三次带团队去日本调研(之前也考察过意大利、韩国等国市场),一方面探究行业发展的大方向,另一方面了解消费发展的趋势,给自身品牌的成长带来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2、在日本重点走访了哪些地方?
去神户的杨建中实验室,与国际洗护第一人、滋源首席科学家杨建中博士探讨工作计划、日本市场和洗护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滋源如何实现新突破,引领新趋势。
去京都和东京考察渠道,了解日本大卖场、药妆店的洗护产品销售现状,更加深入了解洗护发展的细节和变化。
3、什么品牌/门店让你印象深刻?
松本清等各地方药局,@COSME STORE化妆品店,三越百货和伊势丹百货,永旺、洋华堂、西友、唐吉诃德和OK超市,711和全家便利店都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日本洗护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时尚化妆品店、精品超市、大卖场、药妆店和电商渠道,定位清晰,其中时尚化妆品店主要经营年轻化潮流时尚概念的洗护用品,精品超市经营传统大牌洗护用品和创新价值型洗护用品,大卖场经营传统大牌和大众洗护用品,药妆店经营特色洗护用品和物美价廉洗护用品,电商渠道则是洗护用品的补充销售渠道,主要经营个性化洗护用品。
此外,还特别讲究门头形象和店铺店内设计,时尚化妆品店特别讲究装修的清新风格,突出纯净和年轻化,药妆店则突出更多的色彩和多样化,精品超市则突出品牌的精致和稳重。
4、你觉得日本店铺跟中国相比,我们能借鉴到什么?日本店铺有没有不足之处?
三个方面很清晰:一是定位精准,一是品类细分清晰,一是店内空间管理专业。比如定位高端百货的伊势丹,品牌的价值感、形象和高度做得很好,真正体验了高端百货、高端品牌和高端价值;洋华堂的品类细分很到位,整个购物中心分成若干个板块,食品超市、文具超市、精品超市和药妆店等,进一步细分的好处是,让消费者购买路径更加清晰和专业;@COSME STORE面积很小,但从三个角度把空间布局做的很好,一是货架和品牌形象的结合,让品牌与货架融为一体,二是通道的设计,既得到了充分的产品展示,又显得不拥挤,轻快活泼,给人很时尚的感受,三是商品流向,前面是爆品的陈列,哪些是有价值的商品,哪些是快速销售的商品,展示的有层次,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不足之处就是给人感觉促销形式太单一了,不丰富。
5、有人要去日本考察美妆市场,你会推荐哪些品牌/店铺?
药妆店松本清、@COSME STORE化妆品店、永旺、洋华堂超市应该必去。参观学习的品牌是资生堂、FANCL、高丝雪肌精、花王等。
6、日本有没有新零售?
感觉日本对于新零售涉猎少,电商不发达,门店线上线下互动更加有限,门店自身的促销活动也不活跃,相对而已,日本对于零售管理比较死板,特别重视产品品质,而对于销售模式的创新似乎没有跟上。
7、从日本带回了哪些产品?
资生堂、FANCL化妆品以及BOTANIST、JELARM、DIANE、REVURE洗护用品。
8、日本走访中有何心得和收获?
1)门店定位,决定了品牌和产品的分销标准,产品应该度渠定做。
2)无硅油和头皮护理已成为洗护新时尚和潮流。
3)天然、植物和无添加的健康护肤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4)品牌和产品越来越年轻、时尚和潮流,越来越充满跳跃、动感和灵气。
5)产品必须讲究科学技术原理,可通过产品的飞标(销量NO.1、成分标记)来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
6)门店的空间管理和形象决定了门店和品牌的价值。
?
▲组团探访位于神户的杨建中博士
▲走访东洋美妆研究所
▲走访松本清药妆店
▲走访日本顶尖百货零售永旺卖场
▲考察日本卖场的洗护产品
俊平大魔王
JUNPING品牌创始人
2017年7月出行
1、为什么要去日本考察?
2014年参加了PCHI,有日本研究所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米乳化技术,能解决一直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米乳化技术能够做得非常的温和吗?”带着对这项技术的强烈好奇,我们就前往日本进行考察。
去了日本给我感觉非常震撼,不管是研究所的细致程度还是工厂的管理水平,甚至他们的百货和零售等,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多多去日本拜访学习,因为看到他们现在所处阶段,可能就是未来我们的发展方向。
2、在日本重点走访了哪些地方?
走访的地方非常广,北到北海道,南到熊本县,也有去东京、大阪、京都、奈良,再往南还有琵琶湖等地,主要去药妆行业相关的工厂和研究所。
3、什么品牌/门店让你印象深刻?
首先让我觉得印象比较深刻的日本品牌是POLA,即使到了日本非常偏僻的乡村,也能发现它的营业所。之前我一直以为是个专柜品牌,后来发现它其实类似于直销但又区别于直销,相当于个人销售员(POLA lady)的形式,做得好就支持该销售员在当地开营业所。这种形式让我觉得印象还蛮深刻的,因为这种形式在中国还没有过。
门店呢,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日本药妆店,像堂吉诃德,国内药店就真的只是卖药,还有一些健康辅助的用品。但日本药妆店则是非常的生活化,而且美妆用品非常丰富。除了特别奢侈品级的高档品,基本上你想买的都可以找得到。
还有一点就是日本药妆店里的种类非常多,即便只是洗浴产品,都有十几上百种品牌,而且还会源源不断地上架新品,推陈出新的速度非常快。这种业态目前在国内还是处于空白,中国化妆品市场今后也会有这样的趋势。
4、你觉得日本店铺跟中国相比,我们能借鉴到什么?日本店铺有没有不足之处?
能借鉴的地方还是非常多的,首先就是日本的服务特别好,其次是日本店铺的物品陈列,各种很花心思的福袋活动、赠品活动,整个专柜消费的体验等,就有一种绞尽脑汁让人逛得舒心的感觉,这点非常值得学习的。
不足的地方是买单结账效率太慢了,因为日本的服务实在是太细致了,导致效率比较低。购物时说明是送礼之后,服务员就会开始疯狂包装。有时候在一个地方购物,挑选东西没花多少时间,倒是东西打包耗费了不少时间,所以日本的这种低效率,有时候让人感觉挺烦躁的。
5、有人要去日本考察美妆市场,你会推荐哪些品牌/店铺?
我会推荐百货公司,因为在日本的百货,基本上大品牌都在。还有就是银座,有资生堂、POLA等几大日本化妆品集团的旗舰店,旗舰店并不只是卖商品的,还有lifestyle,就像之前去资生堂大厦,门口就摆放着餐具,但餐具是各种口红的色号,非常梦幻的一整套展示在门口,还有甜品屋,可以坐下来喝下午茶等。
我认为最后消费品都会演变成lifestyle,去这些地方看一看,还是会有收获的。
6、日本有没有新零售?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日本是有新零售的。所谓新零售线上线下打通的目标,都是为了做到一件事情,就是让消费方便快捷,有个性化的服务,优质的服务以及合理的价格。
而在日本,随处可见的便利店里就能买到很好的彩妆,愿意去百货的话就能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买到更好的商品;其次,日本自身也有购物网站,比如乐天;最后,日本还有像POLA这种通过个人力量拜访上门服务的销售方式。这些统统都体现了在日本消费的方便之处以及良好的消费体验。
7、你从日本带回了哪些产品?
我每次去日本都买很多东西,经常去专柜或者药妆店。我也有自己的一套“购买标准”,只要是没见过的或者我看了感兴趣的,还有就是店员推荐说最近这样东西卖的好的,我都会买回来尝试。因为自己也在做产品,如果不借鉴新的东西,就很容易落伍。
8、日本走访中有何心得和收获?
中国现在在讲消费升级,日本目前的情况可能就是我们未来消费升级的一个趋势。比如说我在日本乡村深处的一个温泉度假村里度假,里面的环境和食物都很棒,收费却并不高。但即使换做日本东京最繁华的地方,品质与价格也与日本乡村所差无几,这一点在国内几乎是做不到的。
这说明了之前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消费是没有回归产品的品质价格,所以现在国内讲消费升级,我觉得首先还是要价格回归品质,既要高品质的产品,也要有符合品质的合理价格;第二个就是城乡一体化,这一点日本就做到了,我也相信现在国内强大的物流和基础设施,加上更通畅的信息,我们以后也能够做到。
?
▲2017年受邀参加第八届日本化妆品产业原料与技术开发展
▲到日本药妆工厂和研究所学习
▲日本樱花街景
▲在街头逛专柜或者药妆店
因害羞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公子
国内某彩妆品牌总经理
2017年8月出行
1、为什么要去日本考察?
经常带团队去日本考察,是出于对日本在设计、美学、品质和专注方面的欣赏和学习,个人非常喜欢日本的审美艺术与文化(抛开政治和历史角度),所谓习夷之长以制夷。
我们团队经常在东京看美术展,比较推荐的是六本木的森美术馆和国立新美术馆,最近应该有安藤忠雄的展。
2、什么门店让你印象深刻?
行业有一句话说,日本的护肤、韩国的彩妆。所以从彩妆来讲,日本并没有太多的创新,我们看的也都是欧美品牌在日本的店铺为主。
3、有人去日本考察美妆市场,你会推荐哪些品牌/店铺?
代官山的鸟屋书店一定要去看,虽然Ginza Six的楼上也有一家,但代官山旗舰店好很多。代官山书店逛完附近还有很多品牌店,很集中。
值得推荐的百货是新宿的伊势丹总店和银座的Ginza Six,Ginza Six 负一层化妆品区域有很多国际品牌,看点有YSL、CPB、Chanel、PEEK-A-BOO AVEDA。NeWoman值得看的是Aesop和Three的店,表参道和南青山也有各种品牌旗舰店和特色小店。
4、日本考察中有何心得?
我一直认为品质是生命力,颜值品味是生产力。日本值得学习的是对品质的苛刻和专注,“一辈子专注干好一件事”这点真的是我们没有的。不过日本人压力太大,幸福指数不高。
?
▲和团队一起去东京看美术展
牛潇
承牛SOMENEW创始人
2017年8月出行 80后,留韩海归,淘宝金牌卖家, 曾走访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
1、为什么要去日本考察?
开发日本相关业务,走了东京及周边。
2、什么门店让你印象深刻?
POLA银座旗舰店、松本清药妆店、唐吉诃德。
3、你觉得日本店铺跟中国相比,我们能借鉴到什么?
实体店不太了解,品牌店铺装修和服务值得借鉴。目前来讲国内实体店先赶超韩国实体店的装潢和服务,再去考虑日本,日本大品牌的门店整体比韩国还要服务到位。
综合药妆店很有特点,并没有韩国OLIVE YOUNG或者LOHBS那样的整整齐齐,舒舒服服的环境。松本清几个大店非常嘈杂拥挤,但购物欲反而更强,更像化妆品大市场。
4、日本店铺有没有不足之处?
就传统实体来讲,日本做到了百家争鸣,高中低端商超都有特点。非说不足应该是与互联网线上的融合,包括无线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的体验等非常差,不过这也不是日本一家,相比来讲欧美国家更差。这方面只有韩国比较强,可能是韩国依赖中国市场较深的关系。
5、有人要去日本考察美妆市场,你会推荐哪些品牌/店铺?
低端药妆店松本清,低端品牌大创实体店,高端商场伊势丹、POLA旗舰店。
6、日本有没有新零售?您觉得日本电商平台有什么特点?
不了解日本电商,新零售的模式很多国家当然包括日本,感觉早就有,或者说起码有类似的模式,比国内要早。只是这一概念没有那么火,也不会像国内被过度炒作。发达国家消费者较为理性,产品才是关键,什么销售模式我感觉不是特别重要,他们已经有一套完善合理的销售模式,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拼的只有硬实力就是产品质量。我们国家还处在消费者比较狂热的阶段。
7、你从日本带回了哪些产品?
带了点POLA美白饮和黑BA抗糖饮品,因为限购,所以几个人各自拿名额买了几千块。
8、日本走访中有何心得和收获?
小品牌很多,都很用心在做事。大多日本小品牌,员工很少,公司也不大,而且没有特别大的野心。我们探访了几家,都喜欢聊成分、产品技术,对照谁代言、找什么明星推广都不太感兴趣,可能没有这个资金。整体感觉日本各行的匠人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对于做好自己手上的产品这件特别简单的事,反而无比重视,甚至视为荣辱。对于卖多少,卖出什么疯狂销量,打入中国市场卖爆全球的概念,没有太大的兴趣,个人感觉也往往因为这个精神,反而成就了一批优秀的世界级企业,像资生堂。
日本在零售上会有新模式,但是不会对本国市场产生革命性的颠覆。对于匠心、回归产品本质,个人感觉现在中国已经有苗头了,就是咱国家体量太大,需要时间。
?
▲受邀参访东京LS生命科学株式会社
▲来到《灌篮高手》取景地,神奈川的电车铁轨和镰仓高校,唤起青春的回忆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0条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