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霞走市场】微商露锋芒,国内科研十年长征路漫漫
初衷不变。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各行各业都处于高速发展期,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被取缔,开始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过渡。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化妆品加工厂更是需要面对与日俱增的压力。附加值低、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在上海的生存状况举步维艰,上海当前的工厂业态也在催促着化妆品加工厂转型。
创立于2006年的上海宜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宜侬)在建设初期就以研发为目标,一步步实现超越。“我们从最开始就只打算做研发,这个初衷不会改变。”上海宜侬总经理苗锋表示道。
微商锋芒已露
早在三年前,C2CC传媒就采访过苗锋,当时关注点在于正当红的微商,而现在上海宜侬所服务的客户,微商占到40%,传统电商,类似天猫淘宝云集等占比30%,线下如丝芙兰、屈臣氏、百强连锁等则达到30%。“我们的团队也分三块,分别服务于微商、电商和线下。”
经过近三年的发展,愈加成熟的微商平台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品牌所接受,而消费者对这一渠道也表现出了非常包容的心态。
微商已经脱胎换骨,因为年轻所以在思维上非常活跃,不会像传统的百强连锁店稳步求进,“他们胆子大,任何渠道都敢上,各种直销平台、品牌APP商城、天猫、自建渠道等都是他们进攻的领域。”苗锋表示,微商的年轻化导致宣传手段也跟随潮流,通过高流量高点击量的网综网剧以及网红直播平台直接面对消费者进行推广。
微商品牌不断拓宽销售领域,产品不仅局限于化妆品,从保健品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一应俱全,增强品牌粘性。“微商非常注重品质,他们选择注重质量、配合度好的工厂进行合作,再加上优质的社群服务,紧密联结消费者。”
传统品牌在守,微商在攻。“微商都计划着落地,开单品牌店,多的一千家,少的也有两三百家。”
国内研发现状
“化妆品发展到现在,广告宣传不能再笼络消费者了,品质成为市场越来越重要的选择标准。”这也是为什么要重视研发的原因之一,但国内目前的研发现状却不是那么乐观。
苗锋向记者讲道,中国的化妆品研发发展至今不到二十年,能独立自主开发也就在2000年过后。“最早的研发都是从大型国企开始,他们属于本土的传统派,没有经过成体系的培训和市场竞争,人员专业知识的不足造成现下人才的短缺。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后,特别是将品牌的研发基地设置在中国上海,慢慢地,一些研发人员从外企流向国内企业,加速了国内工厂研发水平的提升。”
在研发方向上,海外也有所不同,日韩注重肤感,欧美追求安全和功效。“我们还比较中庸,很多配方都是从这些海外工厂里带出来的,所以想形成国内的创新,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苗锋解释道。
正如苗锋所说,目前在国内要做到完全自主创新是非常困难的,不仅需要大量素材、时间的积累,还需要更多资金投入,目前拥有这个研发实力的工厂在国内也是凤毛麟角。
苗锋告诉记者,国内纯加工型企业不在少数,因为工厂投入的成本较低,虽然利润率很高,可是面临的压力并不小。一旦订单数量过少,生产成本提高,总体利润就会大幅度下降,做到最后就变成一个生产车间。目前,系统化成规模的研发型加工厂大约有40%。那么怎样才算系统化规模化的研发型工厂呢?
苗峰认为,首先要保证每年新品研发,主动向客户推出成系列新品。其次工厂有专人负责收集行业信息动态,包括产品原料、法律法规等,制定市场规划。工程师团队呈阶梯式分布,再配合成品开发部,赋予这些产品价值,形成工厂整体的系统运转。
“目前国内美妆行业,成规模的研发并不多,‘粗制滥造’现象却不少。”反观大公司做研发会比较细致,从原料筛选、原料评估、再到原料和配方搭建以及配方的反复验证等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约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完成,能够匠心研发的还剩多少?
国内外研发实力差距
苗锋向记者表示,每年在国际一线品牌的最新款购买研究上都需要花费不少资金。“这是必须要做的,取长补短。”欧美化妆品起步早,从原料到工艺等各方面都与国内生产有不小差距。
国内科研板块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呢?
苗锋说,人才紧缺是当务之急。“国内院校没有针对化妆品研发的专业,只有化工专业,这么一小批人毕业后从事化妆品领域的更是寥寥无几。”现在国内研发还是过得比较舒服的,都在享受外资品牌的研发红利,没有把目光放长远。除此之外,研发梯队不够的同时还伴随着资金紧缺。
那么国内外科研的差距到底在哪呢?
苗锋说道:“国内科研的基础十分薄弱,消费者的需求混乱,市场也比较动荡,整个行业的承受度也有差距,所以造成大家对研发的重视度还有所欠缺。除此之外,欧美和大学的合作紧密度很高,这也是我们国内研发的方向。”
如果想要赶超欧美,还需要5-10年,增加资金投入。赶超并非一日之功,只有市场倒挂、由下至上,才能推动研发前行。当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大,品牌对研发的重视不断加深,中国和欧美的差距才会逐渐缩小。苗锋对记者表示,“当国内外品牌站在同一水平线竞争的时候,创新会成为更有力的砝码。研发还是需要品牌的重视,市场的引导。”
苗锋表示,上海宜侬去年研发投入五百万,包括研发人员工资、样品购买、原料筛选以及市场调研考察等方面。近三年来,他感受到品牌对研发的重视正在不断强化。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诉求的增多,现在已经开始有倒逼的趋势。品牌必须加大研发投入,稳固市场地位,从而带领整个美妆行业的欣欣向荣。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0条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