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妆品爱耍洋腔 “假洋货”专打低价牌(组图)

国产化妆品爱耍洋腔 “假洋货”专打低价牌(组图)

  近日记者对青岛化妆品市场调查发现,不少委身于国际洋品牌的化妆品还真不少,而那些像“卡姿兰”等一度被认为是洋品牌的国产化妆品被戳穿假面具后,在个别卖场仍然以“洋品牌”身份忽悠消费者,不少明白真相的消费者呼吁,化妆品中的 “假洋鬼子”现象越来越多,消费者选购时应擦亮眼睛。

  缘起>>>买欧莱雅遇山寨版

  市民郭女士本想购买 “巴黎欧莱雅”化妆品,上周经过人民路一家化妆品店看到“法国欧莱雅”化妆品促销,因让利较大就买了一套,但经朋友介绍,她发现这两个品牌根本不一样,她买的这套“欧莱雅”化妆品为4件装,里面包括洗面奶、保湿霜、柔肤水和眼霜,总价为321元,在化妆品内外包装上都写有“欧莱雅”字样,在外包装盒背面写有 “法国欧莱雅(国际)化妆品有限公司授权”。包装盒底部写有“泊采”二字,她以为泊采可能就是该化妆品的品牌,而懂行的朋友告诉她,“巴黎欧莱雅”才是正宗的洋品牌,她买回的是山寨版。郭女士拨打“巴黎欧莱雅”(中国)800热线咨询得知,“巴黎欧莱雅”旗下的女士化妆品只有4个系列,根本没有叫做泊采的。

  记者发现,“法国欧莱雅”英文标识是“LROPO”,与“巴黎欧莱雅”的“L`OREAL”很相似,两个商标开头部分的英文字母都很接近。这套“法国欧莱雅”产自“上海依迪化妆品有限公司”,包装上有厂名厂址和卫生许可证编号。后来郭女士与这家公司青岛销售商交涉时,对方还提供了“法国欧莱雅”的授权证书。

  调查>>>真假“欧莱雅”看花眼

  记者在网上搜索 “法国欧莱雅”,第一个链接结果是“法国欧莱雅化妆品国际集团公司”网站,注册地是广州。让记者吃惊的是,在香港注册的 “法国欧莱雅”公司,实际名称为“法国欧莱雅(国际)化妆品有限公司”,显而易见,这两家公司不是同一公司。

  从“巴黎”到“法国”再到“欧洲”,“欧莱雅”品牌的级别貌似越来越高,但如果不明白真相,消费者很容易被误导,以为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从属关系。记者调查发现,这三家公司在业务上实际没有任何相关,仅在名称中都有“欧莱雅”三个字。

  记者拨打“800”热线联系到巴黎欧莱雅(中国)工作人员李女士,她介绍,“巴黎欧莱雅”是正宗的洋品牌,而像“法国欧莱雅”和“欧洲欧莱雅”等各家公司,他们多数采用在中国大陆外注册、授权大陆厂家生产的模式,通过这一“授权模式”使得他们“投机取巧”,敢于在自己的产品上标注“欧莱雅”字样。#page#

  延伸>>>“假洋货”专打低价牌

  一款30毫升的 “巴黎欧莱雅”多重防护隔离霜最低标价为130元,而功能相似容量为40毫升的 “欧洲欧莱雅”隔离霜却仅为116元……走访台东及利津路等多家化妆品专卖店,记者发现了不少山寨版的名牌产品,在台东一家化妆品店内有一款“薇姿”名牌化妆品的山寨版产品“高维·薇姿”,这款产品英文商标为“VICHER”,与正牌商标“VICHY”略有不同,但同样一款15毫升的幻彩眼霜,正牌薇姿单价为280元,而山寨版价格仅为158元,山寨版价格竟比正牌价差到近一半。来自日本的护肤品牌“肌研极润”系列化妆品深受广大女孩喜爱,而在市面上也出现了它的山寨版“肌透润”,相似指数达到60%以上,但价格相差比较大。而模仿名牌“希思黎”、“贝佳斯”等的产品也不少见,山寨版价格均比正牌产品差三分之一以上。

  个例>>>用后脸起痘退货无门

  正宗品牌产品与山寨产品质量相差比较大,一旦买错大都会遭遇“投诉无门”,退货要求也大都会以“没有质量问题”被拒绝,而个别消费者甚至会因使用山寨化妆品导致皮肤出问题。今年1月份,家住浮山后的邵先生在台东一家化妆品店购买一瓶19元的“妮维雅”男士控油劲爽SOD蜜,但在使用该产品10天后,皮肤感觉不适,并出现了痘痘。长期使用妮维雅产品的邵先生从没遇过这种情况,仔细查看包装后,邵先生才发现,该产品包装与德国妮维雅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在“妮维雅”三个大字前标着“柏资兰”三个很小的字样。通过对比发现,德国妮维雅的英文标识为“NIVEA”,而这款柏资兰妮维雅的英文标识为“NEVIA”。邵先生通过查询了解到,该产品是汕头市奥洁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商标已注册,也有生产许可证,所以工商部门对此只能调解,而销售商及厂家执意不退货,让邵先生颇无奈。#page#

  国产化妆品爱耍“洋腔调”

  业内人士称“为更快发展才这样宣传”

  “时尚就是卡姿兰。”随着“百变女王”蔡依林代言的卡姿兰化妆品广告的热播,卡姿兰品牌的知名度也日益提升,声称自己是法国彩妆品牌的卡姿兰后来却被证实是地道的国产货。经过媒体介入调查后,发现不仅卡姿兰是出自广州的“土特产”,法国卡姿兰(香港)有限公司出品的其他姊妹品牌凯芙兰和莲蔻也均属同样的情况。而对此,“卡姿兰”品牌负责人回应媒体报道时称,“不止我们一家企业这样,很多品牌都是如此。起步阶段比较艰难,为实现更快发展才这样宣传。”。

  “丸美”“卡姿兰”“凯芙兰”……随着这些披着洋品牌外衣的国产化妆品相继露馅,国内化妆品市场掀起一轮新的风暴。连日来,记者走访岛城多家化妆品专柜及化妆品专卖店了解到,个别化妆品专卖店仍将国产品牌化妆品冒充“洋品牌”来忽悠消费者。17日上午,记者在东部一家超市“卡姿兰”专柜看到,粉底、睫毛膏以及BB霜等产品外包装上大都是写着 “卡姿兰”外文标识,产品背面没有中文解释。“化妆品怎么没有中文标识?”记者向销售人员询问时,得到的答复是“在新产品的外包装上才有中文标识”。

  “卡姿兰是来自法国的彩妆品牌。”在新沂路一家“卡姿兰”品牌专营店内,记者以来选购产品为名,向销售人员询问时听到这样的介绍。记者在一瓶睫毛膏外侧的塑料包装纸上看到,该产品是由卡姿兰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授权,生产者为 “广州卡迪莲化妆品有限公司”,产地也明确标识为“广东省”。当记者将这些信息念给这名销售人员时,她脸红得不知说什么好。

  选洋化妆品先看“CIQ”

  针对国产化妆品冒充洋品牌的现状,青岛市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口化妆品应标明相关的卫生许可证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执行标准及经销商代理商名称、地址,同时还要有卫生部的“卫妆进字”或“卫妆进备字”文号,更重要的是进口化妆品经相关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会贴上检验检疫CIQ标志的标签。

  这名负责人还提到,选购进口化妆品时还应注意检查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进口化妆品在包装上应该印有该产品的中文名称,另外应配有产品的中文使用说明,而在特殊用途化妆品(染发、烫发、育发、脱毛、除臭、祛斑、防晒等)的产品包装上应该有特殊类化妆品批号。

  严查涉外商标侵权行为

  “如果发现洋品牌商标出现侵权行为,我们一定会严查。”昨天,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全国正在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他们也早已行动起来。“去年底,公安部门接到线索,在淘宝网一家名为‘小水蛛蛛’的网店中销售的摄影器具,侵犯了美国‘乐摄宝’商标的商标专用权。”这名负责人说,经过调查落实,这家网店行为确实侵权,目前该网店货物已全部被查获,目前公安部门正在进一步处理此事。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