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剂内卷报告:行业遇冷,国货主动开打价格战

染发剂内卷报告:行业遇冷,国货主动开打价格战

亚麻灰、黑茶色、米棕色、雾霾蓝……

随手在小红书搜索“染发膏”,笔记数竟然高达2.58万条。

染发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彰显自我的表达方式,更是60-80年代中年人遮掩白发的必需品,其在中国消费者的渗透率正逐年增加。

不仅美发店里的染发服务成为标配,新品牌们也开始瞄准家用染发这一场景。尤其当疫情之下,出门染发不便,或为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家用染发剂一跃成为洗护发类目下的新增长点。

为探究家用染发剂市场的动态变化与机遇,沥金特邀数里话主理人王箦锡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下是结论总览与详细分析:

1. 家用染发的整体特征:近两年,染发行为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呈现出非刚需性,线上线下同步萎缩。就品类而言,染发膏比染发泡沫的刚性更强,因为黑染场景多于彩染场景。

2. 染发泡沫的市场概况:品牌化程度整体偏低,疫情后行业品牌化加速,但距离成熟品类仍有一定距离。赛道的品牌化加速归功于0-50元价格带产品的对比优势下降;而50-100元价格带的传统国际大牌产品市场份额下降,导致赛道大幅减速;淘宝渠道100元以上价格带的销量增长迅猛,原因是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和平台提供的差异化商品。

3.国际VS国产品牌的竞争:国际大牌的产品差异化较为明显,但产品形态老化,严重缺乏新品;国产品牌主打产品形态、营销宣称和价格的差异化,通过攻击国际大牌获得市场份额,但由于产品间的高度趋同,内卷同样激烈。

4. 染发泡沫的市场机遇:低端市场(0-50元)的国产品牌竞争激烈,无论产品、形式、价格都没有机会,更考验公司的现金流管理水平;中端市场(50-100元),无论从价格还是市场份额都丧失比较优势,没有太大机会;高端市场(100元以上),可以利用高价产品的降维仿制收割一部分有限的份额,或者利用技术革新,如研发出预制单剂解决方案来创造品类新机遇。

染发剂是非刚需产品,市场遇冷销量随之萎缩

一般(家用)染发剂主要指染发膏与染发泡沫两大品类,这也是本文重点讨论的类目。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染发剂市场的线上(淘系)销量和销售额每况愈下,而且环比跌幅进一步放大。

相比护肤这种大品类,一般染发剂的掉量更为突然迅速,从2021年上半年的销量和销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在2021年下半年直接下跌到至少12%,其间落差不言而喻。

2021年H1-2022年H1染发剂淘系增长变化对比

甚至,今年上半年染发剂的销售额已经回撤至2020年上半年的水平,但销量却较两年前同期有所提升,这预示着一般染发剂的低价化趋势显著。

一般来说,销量增减的落差越小,品类的稳定性越高,刚性越足,抗风险能力越强。根据一般染发剂的销量情况,可以推断这一品类不属于刚性需求,抗风险能力较差,当经济下行时,消费者会首先停止购买这类产品。

2021年H1-2022年H1染发剂淘系增长变化对比

染发膏是主流产品,染发泡沫品牌化进程缓慢

如果按细分类目看,染发膏的销售体量大约是染发泡沫的两倍,而且其销量回撤幅度小于染发泡沫。

这意味着,染发膏是染发市场的主流品类,由于其具有黑染功能(染白发),比大多数都是彩染的染发泡沫更具有刚性。

再看染发泡沫,2020年上半年这一品类在淘宝和天猫的销售规模将近对半,而成熟类目的淘宝/天猫销量占比一般可以达到2:8,强势品类甚至可以达到1:9。

这意味着,染发泡沫的品牌化进程极为缓慢。然而通过两年的努力,染发泡沫的淘宝:天猫占比已经接近4:6,品牌化取得了一定进展。

染发泡沫2020年H1和2022年H1渠道销量对比

如果根据市场集中程度,将染发泡沫按价格带进行分类,可以分成0-50元、50-100元、100-150元、150-200元四个区间。

其中,0-50元市场的非品牌、弱品牌或授权不明确的品牌比较优势消失,消费者升级为品牌用户,天猫渠道的品牌化心智持续增强。

50-100元市场则是品牌化产品的主阵地,但由于经济下行导致的消费减少或低价品牌替代,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损失,是整个染发泡沫市场萎缩的主要原因。

至于100-150元、150-200元市场则由于规模太小,高端品牌化市场尚未形成,可以一概而论。这一价格带的品牌在淘宝平台的销量强势于天猫,原因在于淘宝的大促价格更低或者相对天猫具有较大的产品差异。

2022年H1按价格带区分淘宝天猫市场互动对比

国际大牌vs国货品牌,价格战带来激烈内卷

下面用两个竞争案例,重点分析内卷最严重的0-50元价格带市场。

如果将这一部分市场分成国际大牌和国产品牌两大经营群组,会发现二者在2020年的淘宝和天猫,几乎拥有相同的市场经营格局。

其中,国产品牌在销量上取得了显著增长,品牌化进程也较为显著,相当一部分淘宝店铺转型为天猫店铺,另有大批新晋玩家入驻天猫市场。

2020年H1对比2022年H1的0-50元品牌销售结构

接下来,套用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到的直接竞争者和替代竞争者,具体分析发生在这一价格带的两场战役。

1. 淘宝的国际大牌VS天猫的国际大牌。

这二者的产品高度趋同,竞争关系明确,是直接竞争关系。

在2022年上半年,0-50元价格带中的三大主要竞争巨头是花王旗下的Liese、爱茉莉旗下的魅尚萱以及施华蔻。Liese正逐步取代魅尚萱成为这一价格带的局部龙头。

消费者在这一价格带,为买到正品愿意付出更高的溢价。另外,部分市场增量是由差异化产生。比如魅尚萱提供了区别于传统分步式产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而施华蔻的产品宣称添加了氨基酸,映射护发功效。

施华蔻,魅尚萱,Liese产品宣称上的部分对比

2. 天猫的国际大牌VS天猫的国产品牌

这二者的产品与品牌的消费者认知明显不同,且部分消费者从国际大牌涌向国产品牌,是替代竞争关系。

国际大牌在在0-50元价格带中的定价普遍位于市场顶部,而且较为集中;国产品牌的价格则较为分散,不仅与国际大牌竞争,还互相内卷。

相较于国际大牌较为老化的分布式产品,国产品牌较多使用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促使消费者从前者向后者迁移。

从销量来看,国产品牌的市场集中度较低,原因在于产品高度同质化,消费者被迫平均决策。

这从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详情页就能看出端倪。这些国产品牌借鉴了护肤品类的宣称经验,对产品普遍进行夸张功效描述,从产品到运营端都高度集中,让人不禁怀疑,这背后是同一利益集团。

两个国产染发品牌的产品详情页对比

点评

从染发泡沫这一品类,可以窥探整个染发剂赛道的发展特征。

部分国产品牌,正利用疯狂的价格工具和大肆营销投入,通过不可持续的爆发式繁荣,短暂超过海外大牌赢得市场。

这种短期主义带来的不是新产品、新品类和新价值,而是对于消费者有意无意的错误引导、快速膨胀的消费泡沫和行业颓势。除了收割一波又一波的韭菜和智商税,于消费者而言别无益处。

想要带给行业真正的生命力,企业需要回归价值原点重新思考,用创新技术,和因技术而生的次生差异化,创造出新的繁荣。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