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莱雅前CMO叶伟创立“新品牌”!

杀入新消费品。
“十年前是互联网创业最好的时候之一,我做了;十年后,是消费品创业最坏的时候之一,我还是做了。”
9月12日深夜,珀莱雅前CMO叶伟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活着以外 就要创造》一文中写下这句话时,也同步官宣了最新动向,按下了品牌创业项目“Black Aura”的启动键。
尽管新品牌细节尚未公开,但这位营销界的"破局者"再度出手,很难不引发同行的关注。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超级期待”、“期待Black Aura”、“好起来了”......
一、营销老将首次透露创业新动向
叶伟虽未透露Black Aura具体细节,但结合其文字与商标信息,可大致勾勒出该项目轮廓。
他称,“我们会陆陆续续推出自己的品牌,这些品牌的表达会在产品的点点滴滴上,每一个棱角的锐度,每一个涂层的手感温度,每一个成分的安全度和有效度,每一个香味对你神经系统的影响力,都是创造者们的表达。”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新品牌更注重产品物理细节,将从触感、肤感、成分、香氛等维度传递价值,弱化传统营销。
根据企查查信息,其法人公司天狼星七区(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有Black Aura商标,覆盖17个分类,其中3类日化用品的状态是注册申请中,已申请化妆品、香氛、洗护用品等8个群组。由此推测,新品牌品类或落子护肤、香氛、个护赛道。
品牌调性上,叶伟提到要创造有价值有美感的品牌,“小而美足够,大而美更好,但小而丑不要,大而丑更不要”,表明要与大众化品牌区分,塑造独特审美;且他强调“慢一点,小一点”无妨,关键是“始终在表达创造有价值的东西”,显示品牌不急于求成,更重长期价值与价值观表达。
叶伟的创业转型,看似是一次身份切换,实则是其职业积累与个人理想水到渠成的结果。
回溯他在珀莱雅的6年,虽鲜少公开露面(仅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现身),却是推动品牌蜕变的核心力量。
2018至2023年担任CMO期间,叶伟主导"大单品战略",成功打造"早C晚A"等现象级护肤概念,并通过# 性别不是边界线 偏见才是#等紧扣社会情绪的内容营销,重塑珀莱雅年轻化形象。
珀莱雅前CEO方玉友曾在采访中透露,与叶伟探讨百年美妆品牌成功经验时,双方一致认为"准确表达产品属性与品牌价值,并在传播中保持一致性"的内容营销是关键——这正是叶伟的专长所在。
在其操盘下,珀莱雅业绩从20亿级跃升至80亿级,2024年更成为首个营收破百亿的国货美妆企业。
离开珀莱雅后,叶伟的职业轨迹仍在深化品牌思考。
2024年7月,他受邀担任上海家化品牌营销顾问,为旗下部分品牌提供专业支持。他在上述发文中中提到,过去一年通过"繁壹咨询"服务与人类幸福指数相关的企业,帮助这些企业实现"商业成功之上的品牌状态"。
这段经历或让他更清晰地意识到:品牌的终极意义不仅是商业价值,更是对用户生活的积极影响。
叶伟坦言,过去两年间,几乎每位相识的朋友都会问其何时创立自己的品牌,他表示一定会做,只是时间问题。伴随Black Aura的官宣,这种酝酿已久的转型终于落地。
正如他所言:"品牌是创造者人格的外化,是表达与创造的介质,本质上和拍电影、写书并无不同——最终指向改善世界的初心。"
从幕后操盘到台前创业,叶伟的职业路径始终围绕"表达"展开,而Black Aura正是这种坚持的延续。
二、90%新品牌阵亡下,叶伟的“非标生存法则”是什么?
当叶伟在公众号写下"消费品创业最坏的时候之一"时,他并非危言耸听——中国美妆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这片被国际巨头与本土新锐双重夹击的"红海",既暗藏致命挑战,也孕育着独特的破局机遇。
市场格局呈现"三足鼎立"的激烈态势。国际品牌凭借百年科研积淀、品牌溢价、全球渠道网络,稳坐美妆头部交椅,如欧莱雅集团每年将超过3%的营收投入研发,换句话来讲,每年会投入13亿欧元(80亿人民币)用于每年的研发。
国内龙头如珀莱雅、上美股份、巨子生物等则依托科研提速、本土化供应链优势,在大众市场构建起质价比护城河;国货新锐品牌层出不穷,通过小品类、小内容、小渗透,去跟最精准的那群人完成交互。
三类势力在研发、渠道、供应链、内容流量等不同维度形成绞杀。同时在90%的新品牌活不过3年的行业常态下,叶伟需要回答更本质的命题——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产品力、供应链与品牌调性的三角平衡?
他坦言"小而丑绝对不要"的底线,意味着将避开低价内卷陷阱;强调"价值观表达"的差异化路径,则需要在用户心智争夺战中找到精准切口。
值得关注的是,近两年头部企业高管创业潮涌现,反映出行业顶尖人才正试图通过模式创新打破传统竞争规则。
叶伟的探索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当流量红利消退后,真正回归产品本质与用户价值的品牌,仍有可能在红海中劈出蓝海航道。这种"硬核创新"的尝试,或许也是中国美妆产业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密钥之一。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