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翻车,全棉时代广告涉嫌侮辱女性丨一周鲜事

营销翻车,全棉时代广告涉嫌侮辱女性丨一周鲜事

“没物化女性,是为了突出商品的清洁功能。”

继京东金融后,又一品牌在视频营销事件中翻车。

1月8日,全棉时代的一则创意广告被指侮辱女性。视频中,一女子深夜回家遇到黑衣人尾随,女生急中生智,用全棉时代湿巾卸妆,卸妆后不仅变丑,并成功自保,更为滑稽的是,卸妆后的角色是由一名男性演员所演绎。

据悉,这支短片是全棉时代为短视频平台打造的“全棉小剧场”中的一集,视频一经发布,引起热议,众多网友认为,广告涉嫌侮辱女性,暗示女生妆前妆后差距过大。

当日10点22分,全棉时代在评论区回应:“视频为广告创意,仅作为突出商品的清洁功能,目前已经将此视频下架,对此深感抱歉。”

但显然网友并不买账,没有品牌方的公开道歉,事情似乎很难收场。

随后1月8日晚间,全棉时代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就“广告涉嫌侮辱女性”再次致歉。全棉时代在致歉信中声明表示,“我们立即成立整改小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严格问责,同时完善内容制作和审核机制,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全棉时代创立于2009年,公司主营卫生巾、洗脸巾、卸妆巾、纸尿裤等女性相关的商品,创始人为李建全,是深圳稳健医疗集团旗下品牌,2020年9月17日,稳健医疗正式登陆创业板。


关于品牌创立的由来,则是缘起早些年创始人李建全发现一些医用纱布出现线头或者绒毛后,易造成伤口感染,便研发出全棉水刺无纺布技术。但由于缺乏认证标准,这项技术没得到医用市场认可,于是李建全带着这项技术入局健康生活消费品市场,创建了全棉时代。

据悉,2020年双十一期间,全棉时代全渠道累计成交额达6.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品牌还曾连续5年蝉联天猫“双十一”母婴用品行业第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誉为“新国货”代表的品牌,且受众用户都为女性的前提下,拍摄的广告中故意丑化女性,品牌背后的价值实在经不起推敲。

相比之下,其他美妆品牌是如何定义和理解“美”。美妆行业大佬欧莱雅:“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发展美的事业。这一事业意义非凡,因为它能帮助每个人表达他们的个性,获得自信,向他人敞开心扉。美是一种语言。”还有国货品牌自然堂耳熟能详的“你本来就很美”的广告语、完美日记的“美,不设限”、纽西之谜的“美,自然而然”……和全棉时代相比,高下立判。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1月初,全棉时代曾官宣凭借《三十而已》顾佳一角而被观众熟知的童谣为品牌代言人,那时的网友纷纷称赞品牌眼光独到,选择的代言人与产品形象、调性高度契合。然而仅过去数月,就出现广告营销翻车事件,亦如同此前京东金融的土味借贷视频所表达的错误价值观事件如出一辙。


在如今碎片化的社交媒体时代,视频广告更趋向于短平快、做爆款的诉求,加之在社交媒体运营的扁平化特质之下,求热点、快速曝光,成为了众多品牌的惯性做法。

为获得高关注量,全棉时代一家以女性和婴儿用品为主的消费品品牌,却发布了物化女性与社会、品牌价值观背道而驰的广告视频,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品牌背后用户属性,没有给予用户应有的尊重,实在是因小失大。

并且从京东金融到全棉时代的视频风波中,也暴露了当前众多品牌在短视频时代下的内容焦虑。

总结: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全棉时代似乎未意识到“病毒式”营销短视频能够让品牌获得空前关注量,却也能致其彻底从云端跌落。品牌营销不仅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打造流量、博噱头上,该如何建立起用户与产品、品牌之间同频沟通的桥梁,打造出植根于品牌形象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之上,传递品牌背后的内涵理念才是更值得其深思之处。

 

网红经济还奏效吗?周扬青推美妆品牌被指抄袭

 

美妆市场仍有众多圈外人来跨界。

1月1日晚,网红周扬青在微博发布“小作文”,宣布将推出个人美妆品牌Code Mint执素之肤,品牌将于1月20日正式上市发售产品。

在官宣新品牌后,之后的日子里周扬青更时不时在个人账号上更新发布关于新品牌的创立故事,包括团队、品牌名称的由来、品牌包装设计、品牌理念等。

其中,据她本人介绍,Code Mint还有着科丝美诗这一天使投资人入股,为品牌提供产业链资源。同时她还强调Code Mint是科丝美诗投资的第一个初创美妆品牌,该集团内部还为Code Mint配备了20人团队,用以支持Code Mint的包材开发、产品研发生产等环节。

了解美妆市场的都对科丝美诗并不陌生,科丝美诗创立于1992年,作为行业内的龙头OEM/ODM/OBM企业,为客户研发生产的产品涵盖基础护肤类、清洁类、防晒类、面膜类、底妆类、唇部彩妆、眼部彩妆和发用产品,也为众多美妆品牌开展代加工业务,包括欧莱雅、资生堂、完美日记、百雀羚等。

而据天眼查APP显示,Code Mint公司主体为杭州减法美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17日,其中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持股7.5%。

由此看来,关于新品牌产品在生产研发板块的进程总算能够顺利告一段落,但估计另她本人始料不及的是,花费50万预算的品牌设计、产品包装却被网友诟病抄袭。

在包装设计上,据周扬青表示,其工作室约见了20家设计工作室洽谈,最终选择与瑞典设计工作室合作。但从一众网友评论中,Code Mint包装设计不仅略显普通,还有着抄袭被欧莱雅收购的韩国彩妆品牌3CE之嫌,不少网友更戏谑产品带有着一股浓厚的“名创优品”风。

从目前发布的产品图上来看,Code Mint主打简洁的薄荷绿,沿袭品牌化繁为简的创立理念,产品包含眼影、口红、腮红品类,其中的九色眼影和单色腮红与3CE品牌的同类产品外观、色号上都高度相似。

显然,不同于以往盲目性质的消费导向,而今的用户不再无脑崇拜那些似是而非的网红品牌,对于“抄袭、圈钱、作秀”等举措的宽容度已然愈发有限。  

与此同时,新消费升级背景之下,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以满足,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时代,每一类产品层出不穷,质量参差不齐,要赢得用户,就必须得抓准用户需求,打造拥有长线生命力的品牌,而这对于网红品牌而言,“捞快钱”难度也就愈发高了。

总结:摆在网红品牌前面的难题永远都是自身流量与品牌、产品质量之间的矛盾点,就像周扬青自己所言,她的初衷是做一个优秀的美妆品牌,而不是周扬青的美妆品牌。极力摆脱和解决这一矛盾点的Code Mint却还是在产品包装上翻跟头。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