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2022营收同比增长45%,相宜本草再冲A股

预期2022营收同比增长45%,相宜本草再冲A股

时隔10年再战。

近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相宜本草”)已于11月10日与中金公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

△截图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

这意味着,时隔10年后,相宜本草再次向A股发起冲击——2012年,相宜本草曾递交招股说明书。

双11天猫旗舰店GMV破2亿,冻干类产品出圈

众所周知,创立于2000年的相宜本草,曾是家喻户晓的“国货王牌”。随着化妆品市场波诡云谲以及一众新锐国货品牌的强势崛起,相宜本草没落了好多年。

不过,在刚落幕的双11鏖战中,相宜本草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悄然“走红”。作为国货美妆品牌代表之一,相宜本草今年双11天猫旗舰店交易总额突破两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88%。

尤其是相宜本草的冻干类产品,成绩斐然。龙胆冻干精华面膜销量超过319万盒,位居品牌今年双十一产品销量首位;冻干系列新品双效鲜活冻干精华面膜亦达成超14万盒的销售量。

除此之外,龙胆安心舒润乳霜/水盈霜销量超过69万瓶,相宜本草核心产品--红景天系列中,焕白精华液销量超30万瓶,焕亮修护乳霜销量超3万瓶。相宜本草凭借不断精进的研发实力以及产品功效,收获市场一众好评。

据了解,相宜本草的产品现已覆盖洁面、眼霜、面膜、乳液、面霜、防晒/BB霜、精华、精油、手体护理、化妆水等品类;明星系列产品则包括小红侠家族系列、山茶花焕活系列、龙胆安心系列、芯净自然系列、四倍蚕丝光泽系列、百合高保湿系列、睡莲水灵肌系列以及黑茶控油系列总计八大系列。

其实,在今年618期间,相宜本草就彰显出“复出”之势。天猫榜单“美妆护肤”分类榜单显示,截止6月20日16时,券后价为345元的相宜本草龙胆精华面膜,位居修护贴片面膜热卖榜TOP2,月销售达10万+。

根据魔镜市场情报显示,截止6月5日,618期间护肤行业TOP5黑马品牌分别是优时颜、相宜本草、米蓓尔等。其中,相宜本草销售额达9000万元,日度销售额同比增长477.2%,相较2021年618提升了79个名次。

强化本草护肤技术实力,预期2022年同比增长45%

相宜本草自创立以来一直以本草护肤为产品理念与研发驱动,致力于在皮肤护理市场发扬本草智慧、打造健康之美。2013年起,相宜本草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展开深入合作,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等专业机构开展联合研发。

近年来,相宜本草还持续在产品与技术方面加大科研投入,专门设置了本草研究部门,建立了完善的本草护肤科学研发体系并持续强化本草护肤技术实力。

截至目前,相宜本草在原材料活性成分保留、合成、提取和检测方面获得了33项发明专利,并参与建立了8项化妆品国标及27项团体标准。为从源头保证产品功效,相宜本草迄今业已建立7大专属道地药材种植基地。

相宜本草执行总裁俞巍于今年1月4日透露,在整个市场增速放缓的情况下,相宜本草在2021年实现全年同比33%的增长,其中线上同比增长59%,线下同比增长15%。按照相宜本草的规划,其期望在2022年实现45%的同比增幅。

事实上,早在2012年,相宜本草的营收就已突破20亿,成为国货化妆品龙头企业。这与其早期进入电商渠道分不开。

当时电商刚刚起步,大家还都不知道如何运营电商渠道,起步于商超渠道的相宜本草,在探索电商渠道的过程中,与丽人丽妆达成了合作。相宜本草官方旗舰店也便成为了丽人丽妆运营的第一家入驻天猫平台的授权美妆品牌。当然,相宜本草在电商渠道运营的成功,同样也为丽人丽妆带来了今后的客户。

大致可以窥见,在重研发的基础上,线上的突破和冻干品类的创新,是相宜本草“翻红”的关键。

营收依赖单一品牌,A股IPO能否顺利?

再回到相宜本草A股IPO的事件上,其实,对于老牌国货化妆品企业而言,A 股上市之路并不是特别顺畅。如,韩束母公司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递交更新后的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这也是上美股份第三次冲刺资本市场。

今年下半年,还有一批美妆护肤企业完成或正在冲刺IPO。如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月8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会通过;巨子生物则于11月4日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拿下“胶原蛋白第一股”的称号。

在资本市场热火朝天的背后,仍有不少行业难题待解。对于护肤美妆企业来说,“营收过度依赖旗舰品牌”的魔咒短时间内难以打破。

前几天刚刚拿下“胶原蛋白第一股”称号的巨子生物,虽然打造了一定的品牌矩阵。但真正为其贡献绝大部分营收的主要是可丽金、可复美两个品牌,这两个品牌目前已成了巨子生物营收的重要来源。根据此前披露的招股书,2021年这两大品牌的营收达14.24亿元,占巨子生物总收入的91.7%。

再如贝泰妮旗下“薇诺娜”是其最核心的品牌,珀莱雅旗下“珀莱雅”收入占比超80%。相宜本草目前也仅有相宜本草品牌、专供丝芙兰渠道的高端子品牌“相宜本草唐”,由此难免也会因“营收依赖单一品牌”成为上市阻碍或遭资本市场诟病。

此外,对于众多护肤美妆企业来说,无论是打造旗舰品牌还是推出爆款单品,往往还是会被冠上“重营销轻研发”的名头,当然,这确实是饱受外界质疑的一点。比如,敷尔佳近些年来研发投入极低。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敷尔佳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仅为0.04%、0.09%和0.32%,不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2019年至2021年,巨子生物的研发成本分别为1140万元、1338.1万元、2495.4万元,占同期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仅为1.2%、1.12%、1.6%。

没有形成网状的品牌矩阵抵御风险,重营销轻研发,市场对国产品牌也尚未建立足够的信任,国产品牌的前路仍任重而道远。相宜本草能否顺利通过A股IPO,不置可否。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