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加码合成生物,上游原料布局再掀“风浪”

欧莱雅加码合成生物,上游原料布局再掀“风浪”

科技之争升温。

近日,合成生物公司Abolis Biotechnologies (下文简称“Abolis”)完成了 3500 万欧元的融资。本轮投资者除BOLD(欧莱雅的风险投资基金)外,还包括赢创风险投资、DeepTech & Climate Fonds(德国)、Clay Capital(新加坡)、ICOS Capital(荷兰)和跨大西洋投资公司Liberset。

据悉,Abolis是一家总部位于法国的生物技术公司,为化妆品、医疗保健和食品等广泛行业提供基于微生物的定制工业解决方案。本次融资所获资金将使Abolis能够扩大其生物制造业务,加速业务发展,开发自己的产品线,并扩大公司致力于破译和工程微生物生态系统的业务部门Microbiome Studio的活动。

在这项投资的同时,Abolis、欧莱雅和赢创之间签署了新的战略工业合作伙伴关系,将精选的创新产品推向市场,用于医疗保健、化妆品和化工行业。 

01 三方合作,共推生物技术创新

在消费者对产品成分关注度日益提升、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近年来化妆品研发的压力逐渐向上游原料端转移。生物科技领域,特别是被称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合成生物学,因其能够提供高效、环保、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成为美妆行业关注的重点。

Abolis、欧莱雅与赢创工业集团签署新的战略工业合作伙伴关系,正是基于这一行业趋势和技术前景,旨在共同推动生物技术在美妆及更多领域的应用与创新。

欧莱雅作为全球第一大美妆集团,在化妆品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洞察力。据欧莱雅官网消息,本次合作的目的,主要在于扩大下一代生物基成分的开发,通过从实验室到市场的综合合作推动生物技术创新

欧莱雅集团研究、创新和技术部门副CEO Barbara Lavernos指出:“通过调动我们各自公司的研究、创新、制造能力和专业知识,正在构建一个从端到端的价值链,我们相信这条价值链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改变美妆生物基成分的格局。”

赢创工业集团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工企业,同时也是知名的全球个人护理原料巨头,为许多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提供原料,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多家和地区。2023年赢创全球销售额达153亿欧元。与其加强合作关系也能看出欧莱雅在原料领域的加码。

在具体合作内容上,三方将共同探索基于微生物的定制工业解决方案,开发出更加环保、可持续的美妆产品。这些产品将不仅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能的需求,还将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此外,三方还将加强在原料可追溯性和可持续性方面的合作,确保原料来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升产品的环保形象和市场信誉。

总的来说,三家公司的合作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望推动生物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这种跨领域的技术融合也将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涌现。

02 美妆巨头加码,掀起生物技术市场热潮

回拉合成生物的发展时间线,合成生物概念于2011年在中国兴起,但近两年才在美妆行业内真正算得上“走红”。

相比之下,欧莱雅可谓是走在行业前沿,与Abolis始于2019年的合作,是其布局生物合成领域的重要一步。之后,欧莱雅陆续投资或收购了在法国、美国、丹麦、瑞士等多个国家生物领域的公司,其中也有来自中国的公司——深圳杉海创新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杉海创新)。

2022年,欧莱雅在上海设立美次方投资有限公司,进一步深化中国本土美妆科技企业的投资。一年后,欧莱雅集团开始“加速”布局:3月,欧莱雅携手联合利华、花王,共同投资了由生物技术公司Geno主导的可持续原料合资公司,专注于利用微生物技术开发植物性新成分;6月,其投资版图进一步扩展,注资初创合成生物公司Debut Biotech;9月,欧莱雅首投中国创新生物科技公司杉海创新——全球首家以“超分子智组装技术”为应用核心的上游原料企业,这既是欧莱雅旗下美次方投资公司首笔开放式创新投资,也是其首投中国创新生物科技公司。

进入2024年后,欧莱雅依然没有放慢在技术驱动与原料创新领域的收购与合作步伐。从欧莱雅近年来投资、收购项目的逻辑来看,生物科技、活性成分等领域已成为公司布局与发展的重要一环。

事实上,欧莱雅其实是全球国际美妆投资动向的缩影,近年来,越来越多美妆巨头将目光投向上游原料企业及科研型公司,尤其是合成生物技术型企业。

2022年8月,资生堂资悦基金领投江苏创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创建医疗)的A轮融资,投资额近亿元。创建医疗是一家致力于重组胶原基生物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的企业,资生堂计划与其在产品研发、原料供给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研发。同年9月,资生堂宣布收购英国益生元护肤品牌Gallinée,加速集团的欧洲创新中心在微生物方面的研究。

2022年11月,德国拜尔斯道夫集团通过收购比利时生物科技公司S-Biomedic,进一步丰富其生物合成技术的产品线;2023年2月德之馨公司通过收购以色列生物技术公司Synergio,加强了双方在天然和可持续护理解决方案方面的合作。

随着美妆巨头的纷纷加码,生物技术不断创新,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与优化,国内美妆品牌也已加快布局合成生物学。

03 AI技术助力,合成生物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支持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从“十二五”到“十四五”,国家不断强调对生物制造技术的支持,将合成生物技术列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之一。这些政策为合成生物技术在美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当前美妆原料创新及制备技术中,合成生物无疑是当前最炙手可热的一个板块。如巨子生物、华熙生物、丸美生物、福瑞达等化妆品相关企业也已将合成生物技术作为自身品牌创新的利器。

华熙生物基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了均一组分重组胶原蛋白的高效生产;敷尔佳运用合成生物技术成功合成了纤连蛋白Fibronectin和弹性蛋白Elastin等蛋白质;丸美生物依托合成生物技术,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推出系列新品——小金针面霜。

但与对化学或物理系统的预测不同,目前人们对合成生物领域的预测具有局限性,这为合成生物技术发展带来了基础层面和实践层面两个方面的问题。合成生物学本身是一门多领域结合的交叉学科,计算机AI模拟技术便是其中一个关键技术,华熙生物、巨子生物、创健医疗、聚源生物均提及利用AI技术辅助进行序列设计或筛选。

AI技术与合成生物技术的融合,正在形成一个全新的交叉领域。合成生物的基因工程改造、序列筛选等环节,可以利用AI的预测、优化和自动化能力,来辅助合成生物系统的设计、构建和优化。

而AI技术在美妆领域的运用也已日益广泛且深入,如2023年欧莱雅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拥抱变革,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AI人工智能新技术:用AI生成式美妆内容的CREAITECH、个人人工智能美妆助理Beauty Genius、以及用AI洞察消费者意图等。此外,欧莱雅还运用AI技术增强营销、打造自身团队的数字化建设并结合数字链,利用生成式AI重塑美妆线上体验。在科研方面,欧莱雅在全球多地设立科技孵化器项目,专注于利用AI、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发最新、最科技的产品。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间新一轮比拼已开启,未来合成生物技术或将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在全球美妆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美妆品牌有望通过合成生物技术从原料内卷中突出重围,进而实现逆势增长。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