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美妆38大促全周期榜单来了!她蝉联第一

天猫美妆38大促全周期榜单来了!她蝉联第一

多个国货首次入榜。

昨日(3月10日)下午,天猫美妆公布天猫快消行业全周期品牌成交榜,这也意味着,2025年天猫38大促全周期美妆及个护榜单已揭晓!

在美妆榜单中,15个国际品牌与5个国货品牌的席位对比再次印证行业格局,国际巨头依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但在这片看似稳固的“国际阵营”中,珀莱雅连续两年登顶、可复美杀入前十、毛戈平与彩棠两大国货彩妆破圈,这些现象也折射出中国美妆市场正在经历的深层变化,即国际品牌的城墙正在被国货凿开缝隙。

国货品牌不再满足于“陪跑者”角色,而是以精准战略发起冲击时,战局悄然生变。这场大促不仅是销售数据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品牌话语权”的争夺战。可以说,在国际品牌构筑的坚固城池里,国货美妆正以差异化创新寻找破局之道。

01

天猫美妆TOP20

国际巨头与国货的“15:5”攻防战

一、国际品牌持续领跑

近两年的天猫美妆38节大促TOP20榜单中,均为15个国际品牌,5个国货。在38妇女节有送礼需求和大促活动时,消费者普遍还是愿意购买知名国际大牌。

二、珀莱雅蝉联第一,TOP4格局稳定

对比2024年38节大促,珀莱雅表现稳定,蝉联第一。另外,珀莱雅、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连续两年占据前4,展现头部品牌在天猫38大促中的强统治力,用户忠诚度与大促营销策略成效显著。

三、2个国货彩妆品牌新上榜

去年榜单内的2个国货护肤品牌自然堂和HBN落榜,毛戈平和彩棠2个化妆师个人彩妆品牌新上榜,分别位列第16、第19。值得一提的是,这2个品牌也是榜单内唯二的国货彩妆,其余还有均位列TOP10的国际彩妆品牌肌肤之钥和圣罗兰。

四、可复美冲进TOP10

对比天猫38节首日榜单,可复美落至第8,但依然保持在前10,产品“抗打”。值得一提的是,相较去年,可复美排名提升幅度较大,上升了5名。

五、日妆回暖

肌肤之钥、资生堂、SK-II,这3个日妆品牌均在榜,其中肌肤之钥和SK-II排名上升,资生堂下降1名,但排名相对靠前。

六、欧莱雅集团多品牌强势攀升,LVMH集团双双下降

从集团品牌矩阵来看,国际集团中,欧莱雅、雅诗兰黛凭借多品牌协同和高端线优势维持领先;国内企业中,珀莱雅表现最为突出,巨子生物、毛戈平有增长亮点。

1.欧莱雅集团多品牌矩阵稳固,头部地位难撼动

欧莱雅集团上榜品牌最多,共有7个,且TOP5占据3席,其中欧莱雅和兰蔻连续两年稳定在TOP3。

除上榜品牌数量多,欧莱雅集团在品牌排名上也占据一定优势。上榜的7个品牌仅有1个品牌排名下降,即理肤泉从第15降至第18。

另外,欧莱雅集团2024年全年销售额达到434.8亿欧元(约33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1%,利润为86.88亿欧元(约66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7%,依然稳坐全球美妆市场第一的宝座。

2.LVMH集团稳中有降有待突破

LVMH集团旗下品牌娇韵诗和娇兰,一个位于榜单前列,一个位于榜单末尾。同时,2大品牌排名均下滑3名,娇韵诗从第7降至第10,娇兰从第17降至第20,整体缺乏明显上升动力和竞争力。

3.宝洁集团内部品牌两极分化,SK-II逆势微升

集团内部品牌表现分化明显,玉兰油下滑显著,从第5降至第11,下降6名。反观SK-II,排名略有提升。

4.雅诗兰黛集团高端品牌驱动,海蓝之谜强势进阶

核心品牌雅诗兰黛连续两年位列第4,高端线海蓝之谜从第10升至第6,排名进步显著,二者均为集团高端驱动主力,集团核心品牌竞争力稳固,高端线表现突出。

5.资生堂集团品牌排名涨跌互现,整体稳定

品牌表现有升有降,但幅度较小,整体稳定性良好。如肌肤之钥上升2名至第7,跻身TOP10;资生堂则小幅度下降1名。

6.珀莱雅集团国货龙头领跑,两大品牌协同发力

珀莱雅连续两年稳居TOP1,而彩妆品牌彩棠首次进入TOP20,可见集团凭借第一梯队核心品牌强势领跑,第二梯队品牌拓展见成效,表现亮眼。

7.巨子生物可复美逆势攀升,单品牌增长亮眼

可复美自去年双11在李佳琦直播间卖爆后,今年38大促依旧畅销。2月27日晚8点,李佳琦直播间38大促正式拉开帷幕,截至28日下午16点,李佳琦直播间可复美胶原棒累计售出超9万件。

在整个周期内,可复美相较去年排名提升明显,上升8名,是榜单内排名上升最多的品牌(新上榜品牌除外)。

8.贝泰妮旗下薇诺娜排名下滑,增长动力待重塑

去年双11,天猫美妆预售首日成交榜单出炉后,贝泰妮旗下品牌薇诺娜,从2023年的第6跌至第10。

而今年的38大促,薇诺娜排名又出现下滑现象,从第8降至第14。

9.毛戈平新入榜单展锋芒,国货潜力初释放

毛戈平首次进入榜单,位列第16。据悉,在2月27日晚8点李佳琦直播间内,不到两小时内,毛戈平产品在上架后迅速售罄。

02

天猫个护TOP20

卡诗卫冕洗护之巅,国货卫生巾掀起逆袭风暴

一、头部护理和卫生巾齐头并进

榜单内头部护理和卫生巾品牌最多,均有7个,其次是个护电器和口部护理,均有2个,剩下1个身体护理和1个手部护理。其中2个口部护理品牌云南白药和舒客均是国货,7个卫生巾品牌中也有4个国货。

二、卡诗,高端护发的“孤独求败”

2024年,无论是“双11”“618”等大型促销,还是2025年38大促,卡诗始终稳坐洗护品类榜首。

作为欧莱雅集团旗下的沙龙级护发品牌,卡诗以“成分党”和“科技感”为核心武器,主打“黑钻钥源”“双重菁纯”等明星系列,精准锁定中高收入女性群体对“沙龙级护理体验”的追求。

三、卫生巾品类迎“国货逆袭”

自由点冲进TOP8,七度空间上升1名,淘淘氧棉排名也上升1名,摆脱垫底地位,新上榜品牌她研社破圈,跻身TOP17。

四、“宝洁系”集体下滑,潘婷却逆势“虎口夺食”

宝洁旗下的海飞丝、舒肤佳和护舒宝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舒肤佳下降最多,从第8降至第14。只有潘婷“迎头上赶”,在去年TOP5的基础上再升1名。

五、“欧莱雅系”表现亮眼

前文提前欧莱雅集团在美妆榜单中多品牌强势攀升,其在个护榜单亦是如此。旗下品牌卡诗和欧莱雅稳居TOP2,LorealPro排名也上涨7名,位居榜单第12位。

六、馥绿德雅“代理权易主”效应显现,高端洗护冲进TOP13

2023年10月,馥绿德雅在中国的全部业务由橘宜集团代理,在更换本土代理后,从籍籍无名到冲进TOP13,上演了一出“渠道逆袭”的好戏。橘宜集团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体验店”的全渠道策略,将这款法国高端护发品牌精准触达中国消费者。这种“外资品牌+本土代理”的模式,正在成为国际小众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新标配。

总结:从天猫美妆38大促榜单,我们看到:

一是,大促下天猫美妆领域仍由国际品牌主导,国货品牌加速崛起,通过精准定位(如珀莱雅、可复美功效护肤)和渠道创新,冲击国际品牌主导地位,但仍出现护肤强、彩妆弱、品类分布不均衡等现象;

二是,国际品牌依赖集团化矩阵和高端化策略维持优势,欧莱雅、雅诗兰黛多品牌协同效应显著,而LVMH集团略显颓势;

三是,个护领域,呈现高端护发市场固化(卡诗蝉联冠军)与自由点、她研社等国货卫生巾逆袭并存的格局。

整体来看,消费者需求向功效化、个性化升级,国货需突破品类局限并向高端化延伸,国际品牌则面临如何平衡规模增长与创新活力等挑战。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