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人消费不受“标王”称号影响

四成人消费不受“标王”称号影响

  11月18日8点18分,第12届CCTV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广告公司近1000人参与了这场品牌盛宴。今年报名的客户比去年增长20%以上,中标客户数量比去年增长三分之一以上。经过14个多小时的激烈竞标,2006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最终以5869亿元的成绩再创新高,在2005年5248亿的高基数上净增621亿元。

  对于这场轰轰烈烈的广告招标大战,广大的电视观众有什么看法?针对这个问题,早报第一调查上周联手调查机构InsightCN借助其网络调查平台“调查积分网”www.51point.com,在全国进行了一次相关调查。共有2079人参与了本次调查,其中男性受访者比例为69.3%,女性受访者比例为30.7%。受访者月收入集中在1000元以下、1001元~2000元和2001元~3000元三个区域,所占比例为八成(80.40%)。受访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和26-35岁两个年龄段,所占比例为87.8%。此外有59.4%的受访者的学历是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学历。

  央视黄金资源的广告标的一年高过一年,这个被称为中国经济“风向标”的活动,上周再次成了热门话题。那么通过激烈竞争来的“标王”对老百姓的消费如何呢?调查显示,理性的消费者审慎地看待“标王”,有42.1%的人表示不受影响,还有15.9%的人不打算购买宣传过多的产品。

  央视广告底价上涨10%

  七成人:明年标的还会涨据悉,今年央视广告招标的标的物394个,去年是263个。今年单个标的物底价平均上涨10%。与去年黄金段标位的价格相比,今年公布的价格都有所上涨,一套黄金时段电视剧的冠名权就从5000万元上涨到了7000万元。广告部主任夏洪波透露,2006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标的物底价都在去年的基础上上涨了10%左右。那么央视明年黄金资源广告标的是否会继续上升呢?

  上周调查显示,73.7%的受访者认为,央视明年黄金资源广告标的将会继续上升,认为不升反降的占受访总人数的12.6%,13.7%的受访者认为明年标的将与今年持平(如图二)。

   四成人消费不受“标王”称号影响

   从1995年到2005年,在央视的广告招标大战中已经有11届“标王”称雄。他们所折射的行业变迁、传递的经济信号以及自身发展的戏剧性演变,使“标王”的称呼在诸多关注与争议声中,被赋予了超过其经济行为本身的内容。

  “标王”称号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对该产品的看法?上周调查显示,42%的受访者比较信任“标王”产品,42.1%的受访者表示“不受影响”,15.9%的受访者则表示“不买宣传太多的产品”。

  “你认为广告标王是否就能成为市场真正的王者?”对于这个问题,回答“是”的受访者占13.1%,回答“否”的受访者占16.6%,而回答“不一定”的观众则占到了七成(70.3%)。(如图一)的确,“广告标王”并不等于“市场标王”,不少标王都曾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命途多舛的首届标王“孔府宴酒”,“黄粱一梦”的第二、三届标王“秦池”,来去匆匆的第四届标王“爱多VCD”,终结于“浮躁”的第五、六届标王“步步高VCD”,深陷囹圄的第九届标王“熊猫手机”。究竟是什么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呢?

  48%的受访者认为这是“非理性宣传不顾实力”的结果,16.8%的受访者认为,这和整体经济环境有关,8.5%的受访者认为“树大招风”,6.2%认为“物极必反”,3.5%的受访者认为这只是偶然现象,而17.1%的受访者认为“以上原因均有”。

  那么在这起起落落的历届标王中,消费者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上周调查显示,蒙牛乳业得到了21.9%的受访者的认同,选择孔府宴酒和秦池酒的受访者分别占18.70%和18.8%,10.5%的受访者选择了步步高VCD,9.4%的受访者选择了娃哈哈,8.5%的受访者选择了宝洁,4.9%的受访者选择了爱多VCD,1.3%的受访者选择了熊猫手机,此外,还有6%的受访者认为印象都不深。

  八成人认可央视品牌塑造力

   在目前多种广告媒介并行的情况下,究竟怎样的广告媒介最具市场前景?49.5%的受访者选择了电视广告,39.3%的受访者选择了网络广告,5.9%的受访者选择了平面广告,只有0.3%的受访者选择电台广告,还有5%的受访者认为“说不清楚”。

  2006央视广告招标的口号是:“相信品牌的力量”。央视广告,究竟是否有助于企业塑造品牌?86.8%的受访者认为“是”,11.4%的受访者认为“不一定”,只有1.8%的受访者认为“否”(如图三)。事实上,央视的品牌塑造能力是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这已是被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

  许多行业专家公认,近些年来,凡是某个行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招标时段大量投放广告的时候,这个行业一般会发生三个变化:市场迅速扩容、品牌集中度提高、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洋品牌的市场份额。这样的故事在彩电、冰箱、空调、手机、乳品等行业先后发生。究竟有多少人同意这种说法?

  上周调查显示,65.2%的受访者同意这种说法,15.8%的受访者不同意,另有19%的受访者认为“说不清楚”。

  此外,我们还针对各行业的广告情况做了一项调查:“你在电视上看到出现频率最多的广告属于哪个行业?”34%的受访者选择了“医药保健”,29.8%的受访者选择了“日化行业”,23.7%的受访者选择了“食品饮料”,6.8%的受访者选择了“家电行业”,3%的受访者选择了“汽车行业”,1%的受访者选择了“金融保险”,0.3%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行业”,另有1.5%认为“说不清楚”。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