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妆品时代的来临

中国药妆品时代的来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对皮肤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保持靓丽的容颜,在这方面人们非常乐意投资。全球药妆品市场在2005年已经达到133亿美元,据来自WendyLewis数据统计,2005年皮肤护理销售额达到70亿美元。而且,他预测药妆品销售额到2010年将达到170亿美元。目前,虽然我国的药妆品市场还比较小,但正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先前发展。

    是什么力量在推进我国药妆品市场向前发展的呢?关键的因素在于:媒体的狂轰滥炸、明星代言、女士们薪水的增长、网络的广泛传播、化妆品方法的医学处理、医学美容渐渐成为主流以及消费者对新增加的化妆品种类的接受,这些都是加速我国药妆品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

    1药妆品的概念

    药妆是行业用语,不是法律规范(比如药品),所以关于药妆的概念目前还是比较混乱的,没有统一的概念。其实药妆是源于目前国际上非常盛行的一个概念——医学护肤。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里,人们有了皮肤困扰不再盲目地去商店买各种化妆品来试,而是由皮肤科医生开出处方,从清洁产品、药或辅助治疗产品到跟随产品(包括防晒、眼霜等)提供针对性的护肤建议。这些能赢得医生信任的医药化妆品(简称“药妆品”),必须完全配方公开,所有有效成分及安全性须经医学文献和皮肤科临床测试证明,且不含经公认的致敏源。

    2中国的药妆品历史

    从古到今,我国女子一直有着使用人参、灵芝、茯苓、当归、珍珠和花粉等中药材进行美容养颜的传统,古代宫廷和民间均流传着许多美容养颜的中药配方。据北京同仁堂鸿日药业有限公司化妆品事业部负责人介绍,中药外用美容也是有历史传统的,早在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之子宠爱的邓夫人在不经意间外用中药治疗其他疾病期间,竟发现当时的面部皮肤比往日更显白里透红、妖艳动人。特别是到了清朝慈禧执政期间,养颜驻颜抗衰老的中药外用配方非常多,可以说是中药外用美容发展的鼎盛时期。截止到现在,这种传统仍然保留下来。譬如大家所熟悉的“乌鸡白凤丸”、“太太口服液”、“红桃K”、“排毒养颜胶囊”和“朵而”等一个个中药美容产品的畅销,正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与西方注重开发作用于肌肤表面的药妆品不同的是,传统的中医中药美容理论一向强调的是“以内养外”。《黄帝内经》在阐释肌肤衰老的机理和原因时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憔悴,发始堕;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也就是说,女子,以7年作为一个阶段,35岁以后,前额、面部的经脉首先开始衰减,接着颜面出现斑、纹的衰老表现。男子,以8年作为一个阶段,一般在40岁以后,开始出现肾气衰减的生理特征。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一个人肾气充足,他看上去就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肾功能不好,那么,这个人的容颜衰老得也比较快。所以,人只有保持肾气的充足,才能真正地延缓衰老。“内补肾”,可以培植“正气”,人的“脸色”也会随之变得更加有光泽。“气”又有过与不足之分,气血不足者,脸色不好,皮肤没有光泽;气血旺盛者,易长青春痘和粉刺。因此,中医中药美容养颜,主张从内部进行“滋补”和“调整”,通俗一点说,就是“补”和“泻”。

    近几年来,经过我国科研人员和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协作攻关,对于各种影响美容的病变,研制出了多种药物和营养性化妆品。这些化妆品,多以天然的动植物提取物加入中药的有效成分制成,具有疗效高、抗衰老以及美容治疗等多种功效。据称,某些药物和营养性化妆品的疗效,甚至高于目前的医疗用药,如斑秃、脂药妆品等等。

#page#

    3药妆品和化妆品的区别

    同样是“妆”字号的东西,放在药房和放在柜台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其实药妆品与化妆品的最大不同就是他们的配方总是尽量精简,不含色素、香料、防腐剂甚至表面活性剂,而有效成份的含量较高,针对性强,功效显著,只在药房销售的化妆品。其和柜台上的化妆品有所不同:

    1)药房化妆品属于药监局监管,要求较严格,要经过多重审查,来源不明的化妆品是进不了正规药店的。

    2)只要是正规药房都配有药剂师,从业人员也都是医药学专业毕业的,可以给消费者提供免费和专业的医学以及美容咨询服务。

    3)“到药房去买护肤品”,现在我国一些消费者可能感到比较困惑,但是已经有一些人开始尝试,甚至在一些比较开放的大中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女性的一种时尚。这其中和厂家推广的有很大关系,药店本身安全、值得信赖的形象也是消费者能够接受它的一个关键因素。

    4)药房化妆品是“药”和“妆”的结合,这不是指它的成份,而是指它的销售渠道,为什么要将“药”和“妆”放在一起卖?因为很多皮肤疾病不是单靠外用产品可以解决的,而一些并不严重的皮肤问题不需要或者是消费者不愿意去医院,在药房购买化妆品时可以让药剂师推荐一些内服的药物配合使用即可。

    4药妆品市场

    4.1发展中的中国药妆品市场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国诸多消费者们对药妆品感兴趣呢?

    首先是消费者的功能性需求;现在的消费者对化妆品的要求已经并不仅仅停留在以前所谓的名牌效应上,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化妆品的疗效和功能上,而中药又是我国传统“国粹”,在消费者心目中代表着“天然的、植物的以及安全无副作用”等概念,迎合了消费者这一“中间体”的需求,直接导致介于化妆品和药品之间的中药化妆品产生。虽然说现在还是化妆品占主导地位,但药妆品市场也不容忽视,其销售额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易主。

    其次是制药企业经营困境突现给药妆品市场带来了契机,近年来,我国制药行业因为受医药分销变革、GMP认换证、原辅料涨价、政策性降价和招标采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行业利润不断下滑。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2004年的数据报告显示,化学医药工业重点企业在销售收入增长超过10%的情况下,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11.5%,企业亏损面达到17.7%,特别是中药生产企业,亏损面高达30%。而相关报告则显示:我国美容业虽然一直保持着15%的快速增长,产值超过了1800亿元;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美容消费的水平还很低,还有着更加巨大的利润增长空间。预计到2010年,我国的美容业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这种一正一反的对比,使得众多药企把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光锁定在制药领域的“蓝海”市场——“药妆品”市场。

    君子爱才,取之要有道,不能盲从,药妆品市场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首先是渠道的先天不足,在美国,凡是被FDA认为是含有药用成分而非化妆品成分的化妆品被认为是药妆品,但在中国,一般认为在药店销售的化妆品就是药妆品。在北京和南方的市场调查情况显示真正和当今化妆品专卖店的药妆品专卖店少之又少。其次,目前药妆品市场所占营业额不大。

#page#

    再次是我国药妆品行业刚刚起步,“门槛低、利润高”。与医药行业相比,美容产品的利润比药品高了很多,且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这对于拥有专业的技术设备和强大的资金实力的药企来说,确实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但是药妆企业鱼龙混杂、法律定位模糊以及药妆品的技术关等等问题。他只不过是制药企业可能要开发的药品的市场而已。

    4.2国产药妆市场步伐加快

    药妆品将成为化妆品行业的一个新兴产物,药妆品市场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市场,尤其是在皮肤抗衰老领域。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而且据许多消费者反映效果不错。使得药妆产品有了新的发展。

    随着中国与国际的接轨,我国美容界对西方的现代美容护肤理论有了更多的认识,中国的科学家和美容专家开始研究,如何引入现代美容技术,开发直接作用于肌肤表面的中药美容养颜产品。在这种潮流之下,一批含中药成分、具有疗效作用的化妆品应运而生,就是药妆品,如中药眼贴膜、可以有效祛除青春痘、粉刺、黄褐斑等的护肤品。

    1998年,法国化妆品品牌薇姿(Vichy)登陆中国,首次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药房护肤品”的概念。其后,依泉(Uriage)、理肤泉(LaRoche—Posay)、雅漾(Avene)、日本的菲璐泽(FERZEA)、嘉娜宝(kanebo)等也陆续来到中国,加入药店专营的化妆品行列。通过几年的耕耘,他们作为“健康护肤产品”、“皮肤科辅助性治疗产品”、“敏感性肌肤专用产品”的品牌形象开始逐步深入人心,广受女性消费者的追捧,薇姿、依泉、理肤泉、雅漾均以温泉水而著称,温泉水非常著名,它有神奇的功效,可以治疗皮肤病、风湿和其他慢性病。四大药妆品牌对其疗效都有提及,但薇姿和后三者有所不同:依泉、理肤泉、雅漾属于“疗效性护肤品”,医生可以开处方,主要针对有问题的肌肤;薇姿可以使健康肌肤充满活力,它没有处方权。

    继众多国际知名药店专销化妆品牌纷纷进军中国药妆品市场之后,国内医药企业涉足美容化妆品领域的“热度”也在不断上升:上海家化已经建立成国内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