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谈妇女权益 美容业需要规范

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谈妇女权益 美容业需要规范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搜狐嘉宾聊天室。 

  今天作客的是中国美容时尚报的社长兼总编辑张晓梅女士,同时也是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先请您跟我们大家打个招呼。

  张晓梅:大家好,搜狐的网友下午好。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您在搜狐开了一个博客,而且每天都在坚持写。而且我们看到很多政协委员可能不为人知的细节、故事。很多网友会在问,张女士你们的工作非常忙,但是还在坚持写,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想法?

  张晓梅:因为我觉得政协委员在全国非常受关注的,因为他代表着非常重要层面的人事,而且这个层面的人士来自各行各业的,各领域的都有。他对大家来说,第一是受关注,第二很有神秘感,我是十届进入这个领域的,我以前不是。以我这样的心情,我觉得政协委员真是很神秘的,他们都是在干什么,每次开会的时候车来车往的,有一个小小的窗口能够让大家知道他们的生活,他们开会的情况,这是挺有意思的。再一个政协委员本身来自民间,代表民间,除了正式的活动,还有写提案、参政议政,能够为百姓做一些政协想知道的和我们能说的一些宣传,也是一种义务。作为公民来讲应该有他应有的知晓权,从我的角度更多地去说一说不是各大媒体报道的很正式的政治话题,而是在会议中间的细节,包括怎么吃,他们的日程怎么回事,他们开会怎么开,包括提案交的什么流程,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在网站上反映都是很非常热烈的,而且从网民的留言中间发现很多人很感兴趣,很多人在问,你们在开会是不是去底下采集信息。我想我做一点这样的事情。

  主持人:现在感觉到两会和普通民众的距离越来越近,而且感觉是越来越开放的。我们一直注意到张女士是作为美容行业的精英人物,而且您这几年来一直在提这样的提案,就是要提高美容业的机制,来规范这个行业,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张晓梅:因为现在这个行业存在两个比较大的有损行业声誉的问题,一个是行业诚信的问题,老百姓会觉得他的服务没有保障的,会觉得是不是有暴利,是不是产品质量有问题,是不是这里有欺诈行为。因为现在想去做美容的人越来越多,已经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成为必需的方式,特别像剪头发常规的项目,更有需求性,当然老百姓会关心,特别像美容这样的,我说的美容包括美发、美甲,身体护理一系列的工作,同时和人体直接发生作用的,还有从行业来讲,大家对行业有偏见,是不是色情服务,一说到美容,就觉得这个行业乱七八糟,搞色情的很多,有这样的感觉。其实这个行业真正的从事的人士,或者想靠自己一双手靠劳动自力发展,这种人士是主流,希望行业在进入的标准上,不像现在进入比较容易,一个是服务的规模进入比较容易,反正有一小房子多少钱投入就可以开店或者说人员的资质审定也相对比较容易,他们希望在开店的技术上,卫生上以及软件的通过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上有一个更高的门槛,这样把一些想浑水摸鱼,想借用行业的名义去做色情或者比较有害行业行为的经营者自然地隔离出去,这是提高门槛的基本想法。

  主持人:我们之前也查了一些相关的报道,有这样的报道说美容行业主要有整容行业在里面,说十年毁了20万张脸。您在这个行业当中,您了解这是事实吗?

  张晓梅:绝对没有的,这个事情因为很多媒体在引用,伤害非常大。我们报纸曾经对这个事情做过非常认真的一次调查,现在不再说是哪个媒体。最早十年毁了二十万张脸大概是在94年之后,出现在一个中央字号的报纸上,十年毁了二十张脸作为文章的标题,但是没有出处,后来专门为这个事情查过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美容院协会,都做过非常认真的调查和咨询,中消协绝对没有这样的记录,比如十年毁了二十张脸,中国美容院协会也是非常明确地表示,这个行业累计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数量,因为二十万张真是很多,如果真的二十万张,我们在街上都会看到非常峥嵘的面孔,这肯定不是现实的。这句话在媒体当中广为传播,甚至有一家媒体在采访我的稿子中间,前面就增加了这样一段话,说这个行业十年毁了二十万张脸,什么什么问题,为此采访了中国美容时尚报张晓梅,行业对我很有意见,是不是我们搞了毁了20万张,所以我们想去做一个梳理和澄清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这个说法肯定没有依据的,如果哪个人士能够拿出非常有证据的说法,我们都可以来探讨。

  主持人:这样的信息已经给很多人造成对这个行业的不信任,特别您是您刚才也说了,这个行业因为跟人的皮肤,跟人的身体在打交道,更多的是女性接触这个行业,非常地恐慌,在这里有没有跟我们的网友说的关于这个事情?

  张晓梅:首先告诉大家,美容行业如果早几年恐慌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早几年的确很乱,早五年前都还是比较乱的,但是这五年正因为市场非常活跃,老百姓可能看不到,但是在行业内部竞争变得非常激烈,必然就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同行竞争,最初期的竞争就是价格战,这是一个低层面的,价格的竞争在十年前就使用这个手段,到前五年的时候这个手段基本上没有用了。接下来的竞争必须变成服务产品,服务质量,服务人的竞争,从前五年开始,这个行业更多进入了这样的竞争而不是价格的竞争。举一个价格竞争的例子,十年前最典型的纹眉眼线的操作,最早从香港、台湾引进过来,普遍的收费是三百到五百块钱,半年之内几乎在全国有这种项目,最后最便宜的是二十块钱,到二十块钱是在骗人。要不然这个技术会消失,要不然是使人更好的技术拿更贵的钱。到了一定的时候,好的自然就会越来越好,差的会越来越差。我说的仅仅是这样一项技术就是这样的过程,纹眉眼线刚刚引进来的是三百块钱,但是它确实经历了曾经达到20块钱的价格。其他技术也是这样的,这五年来美容行业可以这样讲,非常负责地对消费者讲,美容行业成长非常多,应该说在中档以上的美容院,尤其在各个城市规模比较不错的美容院,技术上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最多出现疗效和自己所宣传的有距离,这个不光是美容行业,其他行业也是这样的。还有价格上可能性价比不一定合理,但是在技术的安全性方面,在技术的有效性方面,是比过去应该说有很大的提高。应该说对消费者是有利的。而且市场也是这样的,我们谁也不能主宰市场,特别是现在已经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化的格局,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像PP机,过去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但是市场自然淘汰下来了。美容行业现在不仅没有淘汰,而且这么蓬勃发展,从业人士越来越多,服务项目越来越细分,从最开始脸部的护理,到现在全身的各方面的护理,越深化的护理,其实是市场的客观性。既说明了老百姓的需求,同时也说明美容行业这么多年的的确确给了很多人美的改变,给了他们服务的价值。我认为主流是好的。

  张晓梅:当然一方面消费者存在很多顾虑,延续了20年来对这个行业的偏见,的确媒体有一定的作用,我们的媒体对这个行业的负面报道偏多一点,因此一件事情可能会比较多的放大化,消费者对它的偏见就会增加,当然同时这个行业还在成长过程中,为什么每年我在参加两会的时候都提了很多关于加强管理的提案,因为我们看到了很多在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在这几个方面同时去努力的话或者说同时大家有一个认识,这个行业才真正能够进步的。

#page#

  主持人:您刚才说了价格的问题,可能有些网友也在问,根据国外他们所了解到的信息,美容行业不是一个能够价钱那么低的服务,在中国是不是已经到了能够来消费这样服务的时代?

  张晓梅:我在美国生活过,有一个感觉,中国人没到美国的时候,比较喜欢觉得它有一个汇率的,比如说在美国一百美金在中国就是800多,就好像觉得如果美国要是做一个美容服务要是一百块钱,来中国就应该是800多块钱,不能这么算的。
 
 
在美国生活有特别深刻的体会,我们说的要在美国工作、消费,在美国工作和消费和在中国工作、消费的感觉是一样的。就是美国一般的白领的人员工资也就是两千美金左右,中国一般也是二千左右,也就是平均水平。你在美国做一个美容一百块钱和在中国做一个美容一百块钱其实是一样的,不能拿两个国家的收入做这样的兑换。在美国一个比较中档的美容护理大概在一百到二百块钱,我们国家同等城市是差不多的。

  主持人:有这样的基础,所以您也提出来美容经济的概念,您认为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把美容行业纳入考虑计划内?

  张晓梅:2003年我首先提出美容经济,当时是一种感觉,觉得它已经形成很大的产业,我们做的是产业的报告,包括从业人数,年产值,还有产业的结构,这个产业已经是很成熟,很复杂的结构了。

  主持人:产业链已经很完善。

  张晓梅:非常完善,老百姓看到街头,是这个产业的终端,但是产业中间有很多的层面,有支撑这些店工作的人员的教育培训,培训还要编教材,都是一件非常完善。包括为终端就业者提供传媒、资讯服务,都已经形成了。这些美容师操作的东西,包括专业化妆品、专业仪器,后面又是一大堆,所以是非常完整的产业和产业的层面。我们把这个情况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报告之后,就邀请了一些经济学专家,在2003年的时候,当时的时候有一些老专家不屑于专家,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个新的事情,新的行业需要人去理解的,当时我印象比较深,有一个很有名的经济方面的杂志主编,当时我们非常想请到重量级的经济学家,但是我们不熟悉,他们介绍这个主编能给我们做引荐,印象非常深,给他打电话说我们有这个事情请专家参与,当然这是一个很爽快的女人,性格很直爽,她说太可笑了,这些专家怎么参加美容经济方面的研究。我们在2003年提这样的事情真的很多人觉得可笑。但是当我们把所有报告做出来之后,找了一些年轻的专家,像何帆、赵晓、李忠等等,还有中年的经济学家,还有科学家何祚庥陆续都参与了,中央党校研究室的一些人员都参与了。看到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报告的确觉得美容产业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