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与企业家的品格息息相关

品牌,与企业家的品格息息相关

  坛主小传:余明阳,知名品牌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誉为“中国品牌博士第一人”及“中国最具影响力策划专家”。

  核心提示

  □ 中国的品牌推广就像炸鱼,在河里丢个炸弹下去,炸死多少算多少,炸不死运气不好。

  □ 小老板靠聪明,中老板靠远见,大老板靠人格魅力。

  □ 赛马、护牛、哄猪,企业管理就是要进行不同价值观的包容与整合。

  □ 大量的品牌运作是高端宣传与低端渗透结合,高端是空中威慑,低端是地面配合。空中威慑到家了,地面渗透到位了,市场就占领了。

  中国市场品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杂牌对抗杂牌,市场竞争是企业制造能力的竞争;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名牌淘汰杂牌,竞争是企业间营销能力的竞争;第三阶段,二十一世纪以来是名牌对抗名牌,也就是品牌之间的竞争了。

  我常常讲,品牌和企业家的品格相关联。品牌好比一辆大巴,老板是驾驶员,员工是乘客。在品牌管理中,老板把好方向盘,是要制定正确的品牌定位战略,使乘客各安其座,就是使员工各司其职。驾驶员必须和乘客齐心把品牌做强做大,才能开好品牌这辆车。但目前企业品牌管理的现状很难令人满意:“驾驶员”左右摇摆,“乘客”不知所措,许多品牌给人“雾里看花”的感觉,其产品定位令人无法清晰把握,毫无生命力可言。

  无个性  不品牌

  品牌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彰显个性和身份,能够赋予拥有者不同的意义,因此品牌的性格必须鲜明而突出,才能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是对性格的记忆,并不是因为绝对的价格因素,而是取决于人的需求偏好。现在,多数品牌文化积淀很少,几无内涵可言,残酷竞争过后,可供传承后人者寥寥无几。

  西藏有一特产的茶叶品牌——珠峰贡茶,产于林芝,茶多酚丰富,却因汤色不好,宣传不够,一直难以打开市场。我建议把珠峰贡茶改为珠峰圣茶,因西藏是宗教圣地,一沾上“圣”,这个产品的价值就无法计算了。

  销售方式采取高档看样、中档跑量。这就像是五星级酒店必须有总统套房一样,没有总统套房酒店的品位上不去,但没有哪个酒店是靠总统套房来赚钱的。珠峰圣茶中的明前极品茶被定价为13000元/斤,几乎没人会一斤一斤买。而礼品套装就不一样,每盒包括二两茶叶,一个转经筒、一条哈达、一幅入藏图、一本茶经,还有热振活佛的开光卡,售价2680元。其中热振活佛的开光卡最具神奇色彩。一辆货车晚上在盘山公路上翻下了悬崖,有一个人竟奇迹般生还,而他的身上就佩戴着热振活佛的开光卡。在此之前,翻车下去的从无生还者。珠峰圣茶抓住机会,广为传播这个故事。这样,珠峰圣茶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茶叶,而代表尊贵高雅和吉祥神奇,成为西藏自治区的指定礼品。中档茶叶跑量,定价为80元一盒,消费者基本上都可以接受。#page#

  品牌定位后就看如何宣传推广了。珠峰圣茶在离贡嘎机场30公里的一个公路拐角处设置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为什么要设在这个位置?原因是 80%的旅客下了飞机或是与友人叙旧,或是被机场周围的美丽风景所吸引,根本没有心思顾及其他。而当他们坐在汽车上行驶了半个小时以后,心情平静下来,往窗外搜寻景色时,就会惊喜地发现“珠峰圣茶,扎西德勒!”的广告牌。“扎西德勒”在藏语里是吉祥如意的意思,隐喻着珠峰圣茶对每一个人的祝福。仅3个月,茶就全部脱销。就连拉萨市领导都开玩笑地说“我现在的权力是每年批20斤珠峰圣茶。”

  品牌获得成功后,很多企业往往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但有的是锦上添花,有的是一损俱损。品牌短命是中国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值得企业去认真思考该怎样呵护品牌与创新。

  首先是品牌老化的问题。“霞飞”当年是中国化妆品第一品牌,而近10年,市场容量增了20多倍,霞飞却节节败退。“霞飞”给人最直接的联想是“脸上飞起红霞”,这在如今已非常土气。之后的 “秀色年年,春光点点”又太过抽象。“霞飞鸵鸟油”则意味着这个品牌的彻底失败。化妆品主要是女性消费,是感性消费。女性的思维是很直观的,你要向她介绍祛斑、增白等功能,千万别告诉她这个化妆品由什么化学分子式组成。至于霞飞鸵鸟油,女士首先就会想到我涂了以后,最多也就像鸵鸟那么美。这个品牌战略就很不成功。

  品牌也有个性,不能盲目延伸。著名的春都在成功以后衍生了一个产品——养命宝号,广告词叫“人老心不老,要服养命宝”。“人老心不老”多半是贬义词,广告词用在这里就非常不到位。“活力28,沙市日化”,也非常有名,但后来生产活力纯水,老百姓一听,就觉得这个活力水里面有泡泡。如果可口可乐开始生产汽车,IBM开始生产饮料,消费者也肯定看不懂。

  品牌需要持续创新。最典型就是孔府家酒。孔府家酒当年的“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是很好的广告。但是在这之后始终没有创新点。因为怎么找都觉得还是这个广告好。最后,品牌信息彻底抽干了,也无法吸引新的消费人群。

  品牌推广过于粗放。中国的品牌推广就像炸鱼,在河里丢个炸弹下去,炸死多少算多少,炸不死运气不好,导致我国的广告费极度浪费。食用油的广告若是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的前几秒就很不合适,因为食用油是要卖给家庭妇女的。而家庭妇女有几个看《新闻联播》呢?那个时候她们要么在吃饭,要么在做饭,要么在洗碗,等到八点钟电视剧档才看,这个广告就严重错位了。

  眼界决定境界  思路决定出路

  一个国家强盛与否,关键在于这个国家有没有强势企业,而这又取决于有没有强势企业家。同样,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强势企业家的档次。中国很多人“三小”心态严重抑制了企业的发展,即“小农、小商、小市民”。这是中国企业家做大的根本性的阻碍。老板持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把企业带到什么路上去。所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老板。

  小老板靠什么?聪明。咱们都是卖西瓜的,你的照明灯包上红纸,我的照明灯没包着红纸,你的西瓜照出来是红的,我的西瓜照出来是白的,你发财了,我破产了。如果你只会这两招,你只能当小老板。

  中老板靠什么?远见。十年前,我建议一个老板在深圳大学旁投资房产。中国人虽然聚财,但是特别舍得在教育上花钱,家长是世界上最有责任的,只要孩子能读书,当父母亲的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现有的校园规模无法满足,只能不断挤压,原来4人住的空间调成6人住,如果你想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就会去学校周边租房,导致大学周围租赁市场走俏。

  大老板靠什么?人格魅力,看你有没有本领让周围的人很服气地跟你干。刘备很有人格魅力。刘备最大的本领就是会哭,一碰到事眼泪马上就下来了,他的几个兄弟就会说,大哥你别哭了,咱们玩命去。刘备的眼泪是含金量最高的眼泪,这就叫人格魅力。老总有人格魅力,会让员工形成一种凝聚力,所以老总需要培育自己这样的能力,而且需要对自己的时间有个很好的设计,一年中至少有6个月的时间非常关键。

  第一,1个月时间和同行交流,研究行业的发展趋势。上世纪80年代末,牡丹、熊猫等品牌风光一时,后来长虹、TCL、康佳等异军突起,抓住了中国老百姓跳跃性的需求变化,中国的彩电市场也从14英寸跳跃到21英寸,这是很多业内人士都没有想到的。

  其次,1个月与智囊团谋划企业发展。企业家必须有自己的智囊班子,成员包括法律专家、财务专家、人力管理专家、品牌顾问以及投资顾问等等。

  第三, 1个月时间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力是一个人竞争力的表现,什么时候你停止学习,你的发展就到头了。

  第四,还要花1个月用于市场考察。企业归根到底是一个盈利组织,市场是盈利的基础。可很多企业家长期被身边的人包围着,决策也要受他们影响,长此以往,会离市场越来越远。

  第五, 1个月与社会关系网进行社会应酬。这个社会关系网包括政府官员、银行家、其他老板、学者和记者等。我们就常说,一手牵着市场,一手牵着市长。

  第六,用1个月时间静下心来思考。一年若能有三五个观点,就能让员工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的老大太牛了,平时那么忙,还有那么多新思想”。

  此外,事业做大,人做小,大老板要有胸怀和包容心。越是大老板越谦和,因为他觉得谁都比他大。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不能得罪,顾客是上帝不能得罪,政府官员不能得罪,银行是财神爷不能得罪,连接待处的老太太你都不能得罪,你得罪了以后她给你门口贴封条,说你卫生不合格。所以谁都不能得罪。

  学习《西游记》 让团队有共同价值体系

  “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其实是老板一厢情愿,员工不这么认为。厂兴,你老板荣,厂衰,你老板耻,我们是打工的,你倒闭了咱们就到隔壁去。许多老板在树立价值观的时候都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员工。实际上许多团队并不优秀,关键是能整合好,树立合理的价值观。

  《西游记》里唐僧是一个有点作为的高僧,是整个团队里面唯一想去取真经的。孙悟空比唐僧大500多岁,见多识广,对唐僧实在无多大敬仰。他在五指山下闲着也是闲着,基本属于保外就医,后来戴了个紧箍咒才跟唐僧去取经,最大的愿望就是取完经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