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妆科技史连载二:最早的铅粉化妆术

中国美妆科技史连载二:最早的铅粉化妆术

  上古三代是把夏、商、西周视为一个整体看待, 这一时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的形成、发展,直至逐步走向衰退、瓦解的全部过程。人类发式在这一时期,已经从原始时期的披头散发,逐步演变到梳辫、挽髻的阶段。发式的妆饰品也随即出现。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众多出土文物中所显示的资料,足以说明这一切。

  夏朝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世袭制国家的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礼记•祭义》言,“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反映夏人对官位的重视。“禹造粉”、“纣烧铅锡作粉”、“周文王敷粉以饰面”等都真实地记录了美妆与上三代帝王的切身联系。


中国古代仕女化妆图

  在中国历史中的上三代时期较普遍的美容行为是往面部敷粉,墨子日:“禹造粉。”《博物志》亦载有“纣烧铅锡作粉”之说。 《淮南子》日:“漆不厌墨,粉不厌白。”可知夏朝大禹时已造粉傅面,这种粉最初是用米研成的,色白,傅面可以增白;如将粉染赤,则称“赦粉”,着颊使面赤,成红妆。

  商代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商汤建国后,社会中的平民阶层逐渐进入一夫一妻制时代。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有“沐”字,《说文》有解:“沐,濯发也,洗面也。”这大概就是古代清洁美容的最早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已有保护牙齿清洁卫生习惯的记载。人们用骨粉或食盐擦牙,刮舌后用盐水漱口,古老的洁齿的方法一直传至20世纪初。

  甲骨文已记有“疥”、“秓”、“癣”、“疣”等损美性疾病。《山海经》中载文:“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苟草,服之美人色。马尾,其脂可以蜡(治体皱),觜鱼,食之不骄(臭)”。出现了“中医药美容”的前身,为后人积淀下丰富而珍贵的美容经验与方法。#page#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男子美容的文明古国之一,商周时已见文字记载,《史记·佞幸列传》载:“故惠孝时郎侍中皆冠俊仪,贝带,傅胭脂粉。” 上古官员为了让仪容俊美,不仅佩戴漂亮的贝带,还擦胭脂粉。

  中国妇女化妆要追溯到商纣时代,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份,一种是以米研碎制成粉。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因为它是铅化而成的白粉,所以又叫“铅华”,这两种粉都是用来敷面,使皮肤保持光洁。这是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化妆品。


铅粉比米粉美白效果更好

  《中华古今注》云:“三代以铅为粉。”商代的青铜器很多是铜、锡、铅的合金,故至少从商代起,出现了铅粉, “以铅作粉”是可信的。 殷商时期,胭脂一词便出现在了汉语里面:“燕地红蓝花叶,捣烂取汁,凝作脂用于饰面”,这大概就是中国最早的美容方法,这种距今3000多年的方法一直持续到中国清朝。

  商人手工业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细,规模巨,产量大,种类多,工艺水平高,尤以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到高峰。成为商代文明的象征。商代出土的微凸面镜,能在较小的镜面上照出整个人面。

  周朝可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为中国历代最长的王朝。西周由周武王发创建,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妆台记》一书中敷之铅粉真实地记录了周文王敷粉以饰面的护肤美容行为。

  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西周时我国医政制度即已确立。“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有痒疥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痒疥疾泛指疮、疥等皮肤病,由此可知西周时对损美皮肤病是采用内治法。“庀疡者造焉,(医师)则使医分而治之”,庀指头疮,疡指痈疮。为身体皮损,说明对头面部的皮肤病已有专门的医生治疗。#page#

  周王朝很重视手工业生产。周王室和诸侯公室都拥有各种手工业作坊,有众多的具有专门技艺的工匠,号称为“百工”。这些作坊和工匠,都由官府管理,所谓“工商食官”。青铜器铸造仍然是手工业生产的重要部门,陶瓷器的制作也有突出的发展。《周礼》有医师“掌医之政令”,有食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等中国最早的医学分科的文献记载。

  周朝人们将沐浴视为礼仪,而陶器和青铜器的先进技艺,令当时的沐浴器皿出现世界的先潮,纵横交错的江河也令古时的人们享受到天时地利的沐浴之乐,沐浴成为人们生活的必然组成部分,而在宫廷,沐浴的排场已经开始粉墨登场。西周时期《礼记·玉澡》曾对洗澡规定了一套程序,沐浴出水后,要分用干净的精、粗两巾擦拭身子,然后再用热水淋身,披上专门的布衣,以俟身燥,其间还要喝一些饮料,以止口渴。

  西周时期沐浴礼仪逐渐形成定制。人们不仅仅把沐浴单纯地看做洁身净体,润肤养身;而视为隆重礼仪的先奏。斋戒沐浴已是西周朝廷祭祀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专职官员执掌。这在《周礼》中均有记载。

  西周时期的人们已经懂得用皂角或猪苓洗法。猪苓为富人所用,并在其中加入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香气;平民百姓就用皂角洗头发。当时的人们洗头还采用淘米水,称“潘”。如《左传·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遗之潘汁。”


周代出现的双环髻

  从周代起人们开始注重美发,《妆台记》载:“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其髻高,名日凤髻,又有云髻步步而摇。”当时还盛行戴假发,假发被称为“鬈”。 双眉也是西周时期美容的重点,《楚辞》有“粉白黛黑施芳泽”之句。黛黑,即用黛石画眉使之黑。古时形容眉美多为“娥眉”,如《毛诗》所说:“螓首娥眉。”从周代起即有画眉之习。

 

  记者手记:中国美妆科技发展历程展示从古至今中国美妆科技的发展资料、从科技进步角度吸取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容化妆驻颜养生经验,挖掘中国独特的具有历史内涵的美妆科技宝库。更多精彩请点击《C2CC中国美妆科技发展史连载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