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浙商:欧诗漫沈志荣和他的珍珠帝国

风云浙商:欧诗漫沈志荣和他的珍珠帝国

  2015年1月21日晚,杭州喜来登大酒店的舞台上,星光熠熠。以“寻找新常态下的浙商英雄”为主题的2014年度“风云浙商”颁奖盛典在这里隆重举行。欧诗漫集团董事长沈志荣凭借其创业近五十载,坚守实业以及对于中国珍珠产业所做的贡献,荣膺2014年度“风云浙商”称号。

  在颁奖典礼现场,沈志荣董事长迎着所有在场嘉宾的掌声,缓步从红毯走向舞台。回首岁月,四十余年寄情珍珠,董事长写下了自己的关键词:专注。正是这份专注,让欧诗漫拨开商海浮华,成为我国首屈一指的珍珠产业化集团企业,谱下动人的珍珠传奇。一如颁奖词所说:“十九岁那年的邂逅,注定七十岁这年的守候。”获得“风云浙商”称号,令沈志荣董事长感慨万千:“创业47年,从来没有离开过珍珠,一直从事珍珠有关的产业。这是一份美丽产业,欧诗漫就是要缔造更多的珍珠之美,将它传到世界各地。”47年的岁月倾注,就是“专注”的最好注解。

  风云浙商是浙江以及全国重要的经济盛典之一。今年的“风云浙商”评选已经进入第十二个年头,在过去的十一年中,我们享受了高速增长的欢欣,经历过金融危机的严寒,体会过逆风前行的艰辛。在第十二个年头,以“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已成为一道严峻的课题,摆在所有浙商面前。然而这一年,由沈志荣所创立的欧诗漫品牌,逆势而上厚积薄发。经历了“珍珠点亮心路”大型公益活动的洗礼,以奉献大爱的责任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与支持;与施华洛世奇跨界合作推出璀璨之星红遍大江南北;投资10亿,占地300亩的珍珠生物产业园雏形初具;作为民企欧诗漫还参与了化妆品相关国标的起草,2014淘沙尽,沈志荣无愧为“新常态”下的“真英雄”。

#page#

  人物:

  风云浙商沈志荣和他的珍珠帝国

  世间的美丽千万种唯独钟情珍珠之美。只因一往情深,他踏浪入海,卷起风潮万千。从弱冠到不惑,他始终求新求变,用珍珠缔造美丽人生。五十载风霜雪雨,品牌之花终于绽放,铸成了欧诗漫这颗最璀璨的珍珠。他就是美丽珍珠背后的男人——沈志荣。

  47年前,19岁的沈志荣开启了珍珠情缘,他由小做大,做深做细,相继突破困扰行业多年的规模化养殖技术和精深加工技术,为中国成为今天的淡水珍珠养殖大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的沈志荣,正带领欧诗漫向珍珠产业的纵深领域发展,沈志荣是创业半生的浙商活化石,名副其实的欧诗漫“珍珠之父”,更是中国珍珠行业当之无愧的奠基人。

  “用未来的眼光看事情,永远比别人超前一步”

  68岁的沈志荣有3个IPAD,3个苹果手机。在他的主要活动区域,信息随手可得,而他平时浏览的内容,大多以各种国际时尚前沿的设计研发,各类人们对未来生活需求的变化为主。如今的沈志荣,已经很少过问企业的日常经营,“主要工作就是定一定方向,看一看结果”。 从2008年来,欧诗漫销售实现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欧诗漫集团创始人沈志荣自1967年开始人工珍珠养殖技术研究并取得成功以来,这是欧诗漫发展最快的五年,拿沈志荣的话说,是“跳跃式的大发展”。

  作为长子的沈志荣为了补贴家用,很小就去养鱼场当起了学徒工。1967年,嘉兴地区组织了一次“河蚌养珠”培训班,场里派一位老工人去听课。“河蚌也能养出来珍珠?”老工人直言在培训班没听明白,只带回来三张纸、两根铜丝、一个镊子,他把这些东西交给沈志荣,说:“养珍珠这事儿就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这三张纸分别是一张图谱,两张字谱,简明地概括了养珠的步骤和关键,就是这三张纸改变了沈志荣的人生轨迹。他满怀好奇,细细琢磨纸上的内容,不久便付诸行动,用老工人从嘉兴带回来的简陋工具,照着图谱给河蚌植核。经过无数次失败,一年后,沈志荣培育出了第一批人工养殖淡水珍珠。

  “河蚌育珠”获得成功,沈志荣被寄予了厚望,第二年就开始了放大试验养殖,场里组成了专门的生产小组,买蚌、养蚌……像模像样地搞起了生产,沈志荣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珍珠养殖研究。没有大量河蚌保证生产,沈志荣想到了人工繁殖,他从杭州的新华书店买来了一本《贝类学》,自学河蚌繁殖。1975年,他完成了三角帆蚌人工繁殖研究课题,大量养殖珍珠。据《德清县志》记载,1985年,繁殖小河蚌873万只,插种26.42万只,产珍珠2862斤。沈志荣功不可没,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能人。

  1979年,沈志荣作为中国淡水珍珠考察小组成员,对日本进行了为期46天的淡水珍珠养殖及深加工考察。回国后不久,沈志荣不仅攻克了当时全国蔓延的三角帆蚌瘟病问题,还相继获得了1980年“三角帆蚌外荡网箱人工繁殖”科研成果获嘉兴地区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年三角帆蚌人工育苗和河蚌育珠科研成果获国家农委、国家科委科技推广奖;雷甸淡水珍珠被外经部定为“品质优良出口产品”。更重要的是,他开始思考珍珠事业的未来方向。同年,他进军珍珠化妆品,领取了德清第一本企业营业执照,注册了第一个商标。从此跨入化妆品行业,并在90年代初正式成立了欧诗漫实业总公司。

  “我一直很超前,喜欢研究、喜欢新事物,快七十了,还是这样。陈旧的东西我不感兴趣,因为知道它的基本原理,一目了然。搞研究养成了我爱琢磨的习惯,碰到问题,一定要找出根源。”沈志荣这样说。#page#

  “要三赢,让终端得大头,代理商得中头,我们得小头”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欧诗漫在1998年开始转制,在稳定了销售模式后,欧诗漫集团从之前的年销售2000万增长到两三个亿,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人劝沈志荣搞利润很高的房地产,但他认准了欧诗漫集团的优势所在,拒绝了各种诱惑,始终保持着专注。

  营业额做大了,本来值得高兴,但沈志荣发现了问题:某些分公司销售额很大,“但到了年底,却看不到现金,钱到哪里去了?”。“同时,全国26个分公司,一千多号人,每一个分公司的房租、办公、工资等管理费用一年开销一干多万元。精力至少一半放在了管理上,品牌的渠道推广反而弱化了。在企业改制不彻底的情况下,分公司制实际上形成了新的‘大锅饭’,因为销售没有真正与业绩实现挂钩。”沈志荣下定决心:销售模式必须改,取消分公司,改为代理制,“终端店能否加盟欧诗漫让代理商自行选择,管理费用多少让代理商自己承担,因为他们一定遵循市场,挣到多少才会花多少”。

  改为代理制以后,“这个市场,加盟代理商的终端店得到了产品利润里最大的那块蛋糕,代理商也做了自己的老板,积极性调动起来” 让终端得大头,代理商得中头,欧诗漫得小头的“三赢”销售模式正式奠定。事实证明,销售模式改革让欧诗漫集团业绩立竿见影。

  与此同时,2009年,沈志荣拍板,欧诗漫集团斥资借助CCTV的《同一首歌》节目平台,让欧诗漫品牌在全国各地打响。欧诗漫与《同一首歌》的合作,不仅开创了专营店日化品牌文化营销的先河,同时也使其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显得格外耀眼。《同一首歌走进德清·相约欧诗漫》上集首播的收视率为3.8,下集首播为2.6,前后共播出7次,超过1亿人次收看了节目。欧诗漫投入超过了2300万元,用巨大的代价换取了市场知名度。但《同一首歌》的影响力也将欧诗漫品牌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与央视合作,鼓舞了众多经销商的信心。节目播出后,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市场回报,公司销售部电话铃声此起彼落,响个不停,“活动效果之好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当时我们确实还不是太有名的企业,但这场歌会像个巨大的炸弹,品牌几乎是一夜打响,最多的一天我们的工作人员接了四百多个电话”,沈志荣回忆说。#page#

  “把珍珠之美传播到世界各地”

  “我搞了近50年珍珠产业,包括国际公司,现在没有一家超过我们。围绕珍珠做的产品,这是我们的优势。五十载沉淀形成的优势,珍珠是我们的命根子。只有聚焦在珍珠这个领域,才能不断发挥优势,越做越强,越做越好”,沈志荣说。面对不断扩张的业务,执着的沈志荣依旧选择用珍珠提升核心竞争力。

  天蓝、地绿、人美。“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美丽中国的轮廓,这对当下的所有化妆品行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即探索一条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道路。在未来建设“美丽中国”的企业中,欧诗漫无疑是一颗璀璨的珍珠,闪耀着美丽的光芒。欧诗漫未来的十年百亿目标和打造占地300多亩的欧诗漫珍珠生物产业园,已悄然起航。

  欧诗漫珍珠生物产业园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园区,更是一个具有生命的艺术性建筑群。珍珠生物产业园,总投资达10亿,占地300亩,将分为两期建设。从空中俯视园区,27层的总部大楼和s形的旅游参观通道遥相呼应。一期工程,三幢GMP厂房,每幢面积都达到32000平方米,投产后,将使欧诗漫产能得到大幅提升。园区还将建设中国珍珠博物馆,AAAA级工业旅游景区。

  纵观沈志荣创业,无论是珍珠培育、珍珠养殖、珍珠化妆品还是健康养颜品,他都专注了同一个产业链的延续,从一而终。同时又警觉地辨别着市场的方向标,每次领先于别人一步,率先华丽转身。他不涉及房地产、不涉及金融投资,有着自身强大的对外界金融危机的免疫系统,只专注于自身的珍珠事业。“美容养颜产品,永远是全球的朝阳产业。国际上发达国家每人每年用于化妆品的消费是650美金,而中国只有每人每年601元,仅占约十分之一。欧诗漫发展的每一步都践行着为国人带去健康和美丽的郑重承诺,履行着无愧于打造化妆品民族品牌的光荣使命。”

  美丽中国,我们的美好愿景

  美丽人生,人类的刚性需求。

  沈志荣,运筹帷幄 致力其中。

0条评论

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晓霞走市场MORE

鲜锋MORE

在现场MORE

超级店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