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亿热搜爆了!蔡徐坤首次回应,品牌观望?

一地鸡毛。
蔡徐坤事件发酵至今,舆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
7月3日,蔡徐坤本人和工作室终于有了回应。
蔡徐坤回应“强制堕胎”
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26亿
今天11时30分,蔡徐坤在其个人微博发文回应。根据回应内容,蔡徐坤承认其与C女士有过交往,表示双方之间的私事已经在2021年妥善解决,彼此没有进一步的纠葛。同时,其还表示和C女士的交往均属双方自愿,既不存在“女方为未成年”的情况,也不存在所谓的“强制堕胎”,不涉及违法行为。
随后,@蔡徐坤工作室亦发声明称,艺人工作室注意到近日网上有关艺人“与未成年人交往”、“强制堕胎”等诸多不实言论,并有恶意营销号蓄意捏造、传播虚假信息制造事端,给公众和部分媒体造成误导,工作室在此代表艺人郑重声明予以澄清。
工作室称,“该等谣言严重损害了艺人人格权益与社会公众形象,并涉嫌侮辱诽谤,现已经完成侵权证据保全,第一批针对侵权行为的诉讼已经提交法院立案,后续会根据法院庭审进度及时披露”。
一时间,#蔡徐坤回应#、#蔡徐坤工作室声明#两大话题又登上微博热搜。截至发稿,相关话题阅读量达26亿,讨论量超20万。
不少蔡徐坤粉丝在其发文下评论:“好的,会继续支持你演唱会”“相信你”“没事的,我们一起走下去”;当然也有粉丝表示:“五年粉丝 脱粉了”“能不能不忘来时路”“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前途和事业,真的很失望”。
6月26日,一则网友爆料将蔡徐坤送上热搜。
7月1日晚,北京广告协会明星代言规范委发布关于对中国内地男歌手蔡某某舆情发酵的风险提示。事件持续发酵后,#央视频下架蔡徐坤所有视频#微博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各大官号下架蔡徐坤相关内容
工作室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按照之前塌房明星的惯例,蔡徐坤先是迎来了各个平台的延期、下架风波。《奔跑吧》综艺节目延期播出,正在营销预热的音乐盛典火速撤下他的海报,豆瓣主页作品全部清空……
但后来其豆瓣主页又恢复了正常,粉丝们立刻来了精神继续给偶像洗地,甚至还倒打一耙。直到7月1日晚北京广告协会明星代言工作委员会官方发布的一则《关于对中国内地男歌手蔡某某舆情发酵的风险提示》,粉丝们以为能万事大吉的幻想彻底被戳破。
各大蓝V 点名发声也接踵而来,央视网、财经网、法治日报、环球时报、新民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发布转发了这则提示,力度不可谓不重。
7月2日,央视频下架蔡徐坤所有视频。随后,央视网、央视新闻、春晚等官号也清空了蔡徐坤相关内容;爱奇艺、湖南卫视、北京卫视等各大官号也无蔡徐坤相关内容,
一般来讲,这种情况就是艺人要彻底凉凉的信号了。
据公开资料,蔡徐坤拥有男歌手、演员、原创音乐制作人、MV导演等多重身份。2012年8月,蔡徐坤参演偶像剧《童话二分之一》进入大众视线;2018年1月,参加竞演类综艺节目《偶像练习生》并以总票数第一正式出道,成为限定男团NINE PERCENT队长。
截至6月24日,据艺恩数据显示,近一个月,蔡徐坤排名商业价值指数榜第64名,商业价值75.39,共有28部作品,出现电影累计票房2929.03万元。
吸金能力不断得到证实的同时,蔡徐坤还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资本版图。
天眼查显示,目前由蔡徐坤全资持股的企业共3家,且这3家企业均为工作室性质。它们分别是2018年5月成立的北京蔡徐坤影视文化工作室、2018年7月成立的上海蔡徐坤影视文化工作室、以及2022年3月成立的熙和乾源(上海)文化工作室。
不过,这3家工作室的注册资本均不算太高,分别为1万元、1万元、5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蔡徐坤影视文化工作室曾因不正当竞争纠纷、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纠纷的案由被起诉。
6月28日,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将北京蔡徐坤影视文化工作室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出道5年拿下超40个代言
美妆品牌目前无切割动作
猫眼专业版显示,2018—2023年期间,正式出道近5年的蔡徐坤代言了Prada、施华蔻、汰渍、CPB肌肤之钥、MISTINE蜜丝婷、EFFECTIM玑妍之光、高端腕表TAGHeuer泰格豪雅、燕京啤酒、百事可乐、安慕希等超40个品牌,横跨时尚、珠宝、美妆、个护清洁、食品酒水、3C等类型。
其中,最让人关注的莫过于Prada。
2019年5月,作为国际著名奢侈品牌的Prada,官宣了蔡徐坤成为其品牌代言人的重磅消息。 而蔡徐坤此番当选Prada代言人,距离Prada上次邀请亚洲明星担任代言人已经间隔了二十多年。去年11月,蔡徐坤又被Prada再次委以Prada香水美妆首位香水代言人的身份。
在众多与蔡徐坤有过广告代言合作的品牌中,Prada此次能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与其多次踩雷劣迹艺人的“代言人魔咒”有关。此前,Prada代言人郑爽、李易峰,都出现负面事件,Prada迅速宣布与之解约。针对此次事件,目前Prada并未在官方微博中隐藏或删除与蔡徐坤相关的内容。
蔡徐坤算得上是时尚美妆品牌的宠儿。2022年7月,高端美妆品牌CPB肌肤之钥宣布中国区品牌代言人蔡徐坤继代言品牌护肤系列之后又成为彩妆系列代言人,正式全线代言CPB肌肤之钥护肤及彩妆系列,开启第二年的合作。
今年3月7日,知名美妆品牌Mistine蜜丝婷正式官宣签约歌手蔡徐坤作为品牌防晒代言人,并与蔡徐坤共同发布品牌TVC,诠释“年轻就要热力发光”的品牌态度。
目前在雀巢中国、VIVO、汰渍等品牌的微博,无法搜索到蔡徐坤相关内容。其余品牌均保持缄默,静观其变。但可以推测,在舆论的压力之下,其代言的数十个商业品牌,恐怕“如坐针毡”,应该在密切关注事件的进展。
代言人“塌房”
品牌应该何去何从?
蔡徐坤事件发酵后,北京晚报评论表示,蔡某某的事情现在可谓一地鸡毛,各种负面信息满天飞,具体如何、又将往什么方向发展,现在做判断都为时过早。但北京广告协会的提示,不失为一种参考。
明星即流量,明星即销量,明星即利润,顶流明星更是如此。作为公众人物,明星要多一些自律自省的意识,只有在当广告宠儿的时候把持好自己,才不至于最终沦为广告商和全社会的弃儿。
品牌方不惜巨额广告费请顶流代言,回报总是与风险成正比的。想要多大的回报,就要承担多大的风险,这既为一般经济学理论所证实,也为近年来诸多明星的问题所证明。
近年来,顶流艺人塌房事件频出,也给品牌们敲响了警钟,在选择代言人上有了更多思考。
品牌在选择艺人时,不应过于关注代言人当时的商业价值表现,局限于当下的“火”与粉丝购买力,而忽略代言人的出身资质、教育背景、性格人品等其他方面的真实情况,以及代言人对品牌声誉发展的长期影响。
流量具有反噬的属性,流量越大,正面宣传时效果就越好,而体现在“逆向关联性”时品牌形象、品牌忠诚度与企业信誉受到的损失也会越严重。
随着代言人的塌房翻车情形不断增多,有经验的品牌方开始更注重在合同方面进行严防死守,加入“艺德条款”,对于代言人禁止事项也不断细化。另外,律师表示:代言人“塌房”,品牌方有权解约并索赔。
面对明星代言人的高昂代言费和风险的不可控性,越来越多的品牌将目光投向虚拟偶像,甚至自创虚拟人。比如立白“李叙白”,天猫“千喵”,屈臣氏“屈晨曦”,欧莱雅“M姐”,东方彩妆品牌花西子也推出了品牌同名虚拟代言人“花西子”。
有部分观点猜测虚拟偶像代言未来或成主流。不过也有舆论对虚拟偶像持看衰态度,认为虚拟偶像没有“独立的思想”,无法真正为品牌产品质量担责,仅是企业的“传话筒”,难获公众信任。
延伸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刊发或转载各类资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C2CC历来重视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如本网转载之部分资讯、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本网发布该文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我们联系,C2CC会及时处理。
凡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归本网所有,并遵循C2CC创作共用约定。其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转载C2CC原创稿件时须在明显位置注明信息来源:C2CC中国化妆品网。
0条评论
没有更多啦
加载更多